本报讯 近几年,面对再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铜川市劳动部门和工商、税务、城建等多方联手,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引导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私营经营活动,通过免费登记、减免税费等多种手段,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宽松环境,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关心下岗职工,为他们办实事的良好氛围。
为解除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中的后顾之忧,保证下岗人员“出中心”后与失业保险的并轨和养老保险的接续工作,2000年铜川市职介中心建立了人事代理制度,对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破产企业一次性结算人员、社会自由职业者进行档案托管,接续养老保险,目前已为2400多人办理了托管手续。与此同时,他们对进入托管的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介绍全部实行免费。到目前,全市免费求职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达3687人,接受免费职业指导1.4万人,免费职业介绍2640人,共减免费用15.9万元。全市公共职介机购的服务窗口功能日益显现。
登记了、托管了,并非万事大吉,关键是要给这部分人员找到工作。在做好登记、托管等工作的基础上,铜川市将再就业的着力点放在了兴办各类社区服务机构上,鼓励下岗职工从事家政及个体经营等活动,并按国家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和私营经济活动减免工商行政性收费和多种税费,对吸纳下岗职工的中小型企业予以信贷支持。1998年以来,在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凯撒集团在市区繁华地段投资兴办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200多间门面房一次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00多人,三年来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费近80万元。城建部门相继投资600多万元,改造了光明巷、利民巷、育才路、同兴桥等路段,改善经营条件,吸纳下岗职工经营,使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在这里实现再就业。
据统计,近三年来,铜川市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共减免工商行政管理费238万元,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800人。再就业工作形成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