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洪水、干旱相继肆虐的今夏,洋县朱鹮站采取切实措施,在抵抗气候不利因素的同时,加大管护力度,终于促使朱鹮繁殖再创新高,参与繁殖亲鸟产卵85枚,成功初飞67只,成活率达78.8%,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
朱鹮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重新发现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朱鹮的保护事业从无到有,蒸蒸日上,朱鹮种群数量也由当初的7只迅速突破400大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朱鹮繁殖期开始后,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对保护区域实行划片承包责任制,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放弃节假日,成天在巢区监护朱鹮繁殖。针对入夏以来干旱少雨高温闷热的天气,他们千方百计引进水源,在朱鹮觅食地蓄水260多亩,另外投资两万多元,从外地购买回2000多公斤的泥鳅,进行人工投食,解决朱鹮食物不足的难题。朱鹮站还加强朱鹮密集区的林木保护工作,通过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禁止乱砍滥伐,站上每年为有朱鹮出没的村组兑付林木补偿费1000余元,群众生产生活有什么困难,朱鹮站无偿援助,这些很实际的作法激起了广大村民保护朱鹮的极大热情,由于措施得力,今年涉及8个乡镇的多个巢区的朱鹮繁殖取得了可喜成绩,成活幼鸟67只,创下了历史新高。
(杨石珊 武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