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回顾我们县农机系统一年来“交友帮扶”活动的情况,我们感到虽然采取了多种方式帮扶,使帮扶对象生活有了好转,绝大多数被帮扶者已确保了“无饥寒”。但严格说来,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帮扶资金。由于县财政困难,给单位只发工资,不拨经费,单位普遍拿不出资金搞帮扶。做为党、政、工干部都是靠低工资维持家庭生活,很难挤出较多的资金用于帮困济贫。帮助下岗职工选择一个致富项目,没有数千投资是无法使特困职工从根本上脱贫的。特别是有的职工患大病,给一二百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是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落实不够理想,致使一些下岗职工再就业非常困难。如有的下岗职工东借西凑,办个小吃部,由于对下岗职工经商办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不落实,办起不长时间就跨了。
三是一些党、政、工干部对“交友帮扶”活动有“厌战”情绪。他们认为,帮扶搞了一年多,路没少跑,话没少说,但由于特困户困难大,见效甚微,因而不愿再帮,产生了“厌战”情绪。
四是没有协调机构。如有的职工因病致贫,提出解决医疗费问题,帮扶者解决不了,给我们领导小组反映,由于没有协商调解机构,无法得到解决。
为了进一步搞好扶贫帮困工作,笔者殷切希望有关方面能重视以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想办法积极协调予以解决,从而保证帮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促进社会稳定。
■澄城县农机系统工会主席 霍六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