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妇联日前在西安、咸阳、宝鸡、商洛4个城市对妇女劳动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认真分析后,提出两点体会、三个问题及若干条建议。
两点体会:一是社区服务和社区就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短期内难以做到各地区的平衡发展;二是再就业和社区建设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有赖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三个问题一是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再就业减免税政策范围太窄和现行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对性别意识体现不够;二是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1998年以来,全省各级妇联共争取到政府的经费支持不过16万元,相对于参加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的3万多名下岗女工来说实在是微乎其微。不少有自主创业愿望的下岗女工苦于没有起动资金,难以起步;三是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亟待完善。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普遍规模小、设施条件差,就业市场存在着劳动、人事、教育、民政等部门分头管理的状况,缺乏统一协调和有序管理。
根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省妇联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通报了信息,并提出了“建立、健全一整套扶持再就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下岗失业人员从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加大劳动合同管理与监察力度;搞好社会关系的接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管理;加大对困难就业群体的援助力度,要特别关注长期从事单一工种,年龄偏大的女性弱势群体的就业;要继续扶持各级妇联组织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促进下岗、失业女工二次创业”等若干条建议。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