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那年,32岁的她下了岗

2023年10月14日

1996年4月,在杨凌区对外贸易公司上班的王琼下岗了,这年她才32岁。面对人生打击,她没有倒下。同年5月,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加入了杨凌某科技企业,参与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农业产品并取得了成功。

对一个下岗职工而言,这也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固步自封,她觉得自己应该再创一片新天地。1997年12月,她创办的杨凌康元农化厂正式成立了,所研制开发的系列液肥产品一经上市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尤其是新疆棉农的好评。

王琼说:“原来以为我该松口气了,但没料到市场的变化是如此地迅雷不及掩耳。”1998年6月,市场的萎缩使她再次陷于严峻的考验中。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她发现小作坊式的生产根本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于是她开始寻找合作伙伴,扩大生产规模。1999年8月杨凌博迪森农化有限公司诞生了。2000年7月,她又收购了三原三浦有限公司,使博迪森公司成为国家石化局确定的农药定点生产企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改革,2001年王琼人生路上成功的标志石——注册资本达4000万的杨凌博迪森生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所生产的产品也深受社会欢迎。

取得成功后的王琼,并没有忘记那些同她当年一样处于失业困境的人们,几年间,她先后为3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并捐资助学。

王琼这位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的新闻人物称号获得者,其荣誉令很多人羡慕,其奋斗历程也给很多人以深刻启示。

■本报记者 邰荣军 实习生 高晓宁

上篇:打工不幸身亡 家人讨回公道
下篇:此类“年薪”诱惑多多 暗藏“猫腻”不得不防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9/2002090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9/05/3066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