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条长、深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这是以黄姜为原料的加工业的突出特点。精明的安康人了解到,一吨皂素售价53.5万元,下一级加工成双烯,吨价为90多万元,第三级加工成沃氏系列产品,吨价达180多万元。加工每延伸一级,效益近乎成倍增长。于是,他们依靠科技进步狠抓了黄姜加工企业的建设发展及招商引资,而且注意从人工栽培基地建设源头的技术含量抓起,提高黄姜产业的档次与规模。
早在1999年初,安康市农办就和西北农大达成协议,采取“科技联姻、齐手攻关、推动产业”的办法,组织市内47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从种质资源调查、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等6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与调查,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在良种选育方面就发现皂素含量3.5%以上的种质12个,其中4.0%的种质8个,还有5.0%的种质。白河县还建起高皂素含量黄姜种植农技中心,专为姜农传授黄姜种植技术。在发展黄姜加工工业方面,安康市积极引导20多家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与新产品开发。目前,陕西中科医化公司生产的“金叶”牌双烯,因产品质量优享受出口免检,畅销国内外。以安康天宝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安康生物开发集团已正式成立,标志着安康以黄姜为原料的生物资源产业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招商引资方面,市政府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打造安康品牌,与省计委高科技投资公司、中国西部植物化学国家工程中心合作,组建起中国西部甾体资源研究所,联合开发黄姜产业。目前,已有常州、四川、北京、浙江等省市多家公司及厂家先后在安康市属的旬阳、白河、汉滨五县区投资,联合或独资建起了黄姜皂素、双烯等产品加工企业。现在,全市35万亩人工种植的黄姜年收入达4亿元,深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难怪国外考察者惊呼:“世界黄姜生产中心在陕西,陕西的黄姜在安康!”
黄姜产业的前景如何呢?安康市黄姜办的同志对此抱乐观态度。他们说,黄姜是薯蓣植物中皂素含量最高、商品价值最高的甾体激素药源植物。甾体激素药物是世界18种畅销药物之一,在药物销售中的比例约占6%,且销售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中国作为生产甾体药物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一的生产大国,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加之世界上另一个甾体原料生产与出口大国——墨西哥因野生资源减少,生产大幅度下降,我国的甾体原料药的出口将会大大增加。面对这国际市场的难得机遇和安康黄姜资源优势,以及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国家已把安康黄姜列入了全国第三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让安康承担全国黄姜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安康黄姜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康黄姜将以独有的优势与风姿走向世界!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