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9日
综合新闻
02

切勿伤了父母心

·李秀山·

据《齐鲁晚报》载文:枣庄市一李姓青年,仅因自己高考成绩比较理想,估计会被所报学校录取,就邀请关系要好的同学大摆庆功宴。一夜之间竟将父母艰难为其筹措的1800元学费几乎挥霍殆尽。父母得知之后,几乎晕了过去。

其实,那位李姓青年家中并不富有。母亲下岗在家,仅靠父亲每月几百元维持最低生活。正是因有儿子可能考上大学的喜事做精神支柱,他们才不惜四处看人眉高眼低借贷,为儿子筹措报名学杂费。读罢这则报导,我总觉得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按理讲,莫说是家庭贫寒的孩子,即便是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孩子,从小也应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古语云:“宁将有日做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就是这个道理。

令人不无遗憾的是,确有些中学生,甚至已成年的大学生,花起钱来根本不体谅父母的难处与苦处。有的编造谎言,说学校要交这费那费,有的甚至“偷”父母的钱。只要钱到手,哪管你什么“血汗钱”、“活命钱”,不是用在学业上,大都用于吃喝玩乐。

在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是培养学生美好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希望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切勿忽视了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