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王立平
我读小学时,看到一本连环画叫《百万英镑》,讲两个英国富翁把一张一百万英镑的支票给一个穷青年拿一个月,结果别人误以为穷青年是大富人,纷纷巴结他。我不知道支票是什么东西,就拿着连环画去问我的班主任黄老师。黄老师看了看连环画说:“支票是英国人的钱。我们把钱叫人民币,英国人把钱叫支票。”
第二天,我问同桌王小兵:“你知道什么是支票吗?”王小兵说不知道,我就告诉他:“支票是英国人的钱,黄老师说的。”刚好被黄老师看见了,他过来摸摸我的头说:“你做得好,让大家都长点知识。”
老师的表扬使我更来劲,从此一有机会我就拿连环画《百万英镑》给别人看,然后问他:“你知道支票是什么吗?”那时候大家都没见过支票,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自然就不知道支票是什么。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别人:“支票是英国人的钱。”我为自己能向那么多人传播知识感到高兴。爷爷也夸奖我说:“这孩子勤学好问,将来一定有出息。”
有一天,我正告诉别人支票是英国人的钱,就有个人从门外进来说:“不对,支票不是英国人的钱。”第一次有人向我提出这种挑战。我扭头一看,发现进来的是王小兵,就不好气地说:“你懂什么?英国人把钱叫支票,这是黄老师说的,难道黄老师说的也错?”王小兵举起一本厚书说:“就是错。今天我爸爸教我查词典,我查到支票了,跟黄老师说的不一样。你和黄老师骗人,是骗子。”“你敢骂黄老师是骗子,我打死你。”我纵身扑过去抱住王小兵,跟他扭打起来。王小兵用那本厚书打我,那本书硬硬的,我的额头上立刻肿起一个包。我奋力夺过那本书,也给了王小兵两下。王小兵哭喊着回家去,连书也不拿了。我仔细看那本书,叫《现代汉语词典》。那时候在乡下连小字典都看不到,更别说词典。这本书肯定是王小兵的爸爸带回来的,他爸爸在城里当干部,常常带回一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我想看看支票在哪一页,可怎么也找不到。
第二天,我把王小兵的书拿给黄老师,并报功说:“王小兵竟敢说支票不是英国人的钱,还说老师和我是骗子,我打了他一顿。”黄老师不理我,捧起书说:“这是好书啊!”他随手翻翻,就翻到了支票,竟然说:“是我错了,是我错了。原来支票不是钱,而是一种票据。”我不死心地问:“黄老师,会不会书上写错了,你是对的?”黄老师说:“肯定是我说错了,这种书是不会轻易错的。”
黄老师的话使我非常伤心。我已经把黄老师的错话告诉那么多人,以后怎么跟那些人见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