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煤矿6056#采面风流量不足,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矿生产部要求通风区必须一个班在巷道横川处建造两道永久性密闭墙和风门,保障风流畅通。通风区维修组长齐军峰接到任务后,对手下六员“大将”一挥手:“每人背半袋水泥,下井!”
半袋水泥25公斤重,从井口到施工点4公里路程,高一脚,低一步,过几道风门,走600多级下坡台阶,到达工作点无一人不大汗淋漓,内衣不湿透。稍事休息后他们便开始推车运砖和沙子,但由于巷道压力大,6056#回槽一部平台过不去矿车,料进不去。“卸掉往里背”!组长齐军峰一声令下,共产党员秦玉海、刘来念甩掉外衣,用蛇皮带装上沙子,背起来弯着腰向施工点走去。接着老工人张献民、丁德英、焦昌辉都行动了起来。路虽然只有30多米,但人直不起身子,脚下是铁轨、枕石、石块,不是上边碰头就是下面垫脚,背几十斤重两趟便让人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他们没人喊累,硬是不休息,每人背了二十余次直到把材料全部运进去。组长齐军峰看着大家满脸的汗水,真想让休息一会。但时间已过了半班,调度室还等完成任务的汇报呢!他马上分了工,砌墙、备料、和沙浆,各负其责。谁知越急越出岔,水管里硬是不出水,无奈只得派人去300米外的水洼处抬水。剩余的几人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尽量把活朝前赶。特别是组长齐军峰、老工人焦昌辉,砌墙技术高超,几斤重的砖块在手中翻飞,不用拉线,砌的墙笔直、平整、光滑。
八个小时过去了,任务完成了,人也累瘫了。七个人坐在那里,看到呼啸的风流顺利通过风巷时,疲惫的面容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范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