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富而节俭看瑞士

2023年10月16日

□文/许晟

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失业率很低,仅为3%,说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在如此富裕的国度里,人们过日子却十分节俭。

不求奢华重实用

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两只手。”于是形成了一种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瑞士被誉为“手表王国”,生产的劳力士、梅花、英纳格、雷达和欧米茄牌等高级手表驰名世界。但瑞士人大都使用普通表,有的甚至是连穷国人都早已不戴的塑料电子表。在一些宾馆和餐厅里,规定了顾客吃多少就买多少。对于浪费者,以罚款处之。因此,在瑞士几乎没有大吃大喝的现象。瑞士的汽车十分普及,平均两个人就有一部车。按理说,对于收入颇丰的瑞士人,他们完全有条件购买豪华的“奔驰”或“林肯”。然而,人们在道路上看到的绝大多数是一般的汽车,如“大众”、“丰田”、“雪铁龙”等,还有一些是没有名气的“甲壳虫”。

不讲排场讲实惠

像婚礼这样人生一辈子的大事情,瑞士人也从来不大操大办。他们的婚礼颇为简单,但很有意义。其主要程序有4个方面:首先,分别由两位证婚人陪同,新郎新娘来到市政府的等候厅验明证件:进入婚礼厅后,市长向新人祝福,接着问道,“你们愿意成为夫妻吗?”在回答“愿意”之后,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签字,交换戒指;随同前来的亲朋好友送上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随即一起到附近的饭店或小吃店喝上几杯香槟酒,以表示“热烈祝贺”。

瑞士的日内瓦,有三面与法国接壤,开车只要20分钟便可以进入法国境内,不少瑞士人黄昏离开日内瓦进入法国居住和消费,第二天早晨再由法国返回日内瓦工作。这些上班族为何奔波穿梭于两国之间呢?原因是法国的生活费用比瑞士的低30%左右,住在那儿过日子会过得更加舒适惬意。平日里,许多日内瓦人会经常开车到边境的法国小镇选购食品。在那里,奶、蛋、肉的价格要比瑞士的便宜40%。

节能节水做文章

过去10年来,瑞士的能源消耗以平均每年上升2%的速度递增。为此,近年来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节能运动。瑞士节能的可贵之处在于从点滴做起,常年坚持。煮鸡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目前全国各地开办的训练班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在深平底锅里放一厘米深的冷水,把一只鸡蛋放进里面,水一沸腾,立即关掉电源,让鸡蛋继续在锅里放到所需要的时间,仍然可以将其煮熟。计算结果令人鼓舞,它比传统的煮法节约一半电能。如果每个瑞士人一星期用新方法煮鸡蛋一次,那么全国一年节省下来的电能足以解决一个3000人城镇一年的用电。

除了节能外,瑞士人在节水上也大做文章。他们是从屋檐流下的雨水做起的。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因此雨水干净。他们通过下水道将雨水接进贮水池里,用时靠小水泵将水打上来,冲洗厕所、洗涤衣物或擦洗地板等。

收旧利废成风气

瑞土人在家庭垃圾的处理上非常认真,严格按规定办事。家家户户都备有一种不透明的深色塑料袋,有着统一的规格。在商场买回一卷后,只要沿着已打好线的洞撕开就是一个口袋,每个口袋上都粘着一根塑料绳子,装好垃圾后可用它扎住袋口。人们将垃圾分成玻璃、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废物等,然后分门别类地装入塑料袋里,以便统一回收处理。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里,人们还可将旧物放在大门口,过路的行人觉得需要可以把这些旧的家具、自行车或电视机、电冰箱等弄回家去。这确是处理旧物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精打细算,爱护环境,富而节俭,不讲排场,瑞士人的“吝啬”令人赞赏,也给人以启迪。

上篇:没有了
下篇:暗访欧洲性奴魔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0/11/3144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