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小议“誉”

2023年10月16日

刘新

对于名誉,不少人看得较重,为了誉,寻之,追之,求之。誉来,春风满面,喜气洋洋;誉去,如丧考妣,闷闷不乐。其实细细想来,有誉不见得就是好事。

《周易》讲“舍章可贞”,“无成有终”,“无咎无誉”。是说干什么都不要外露,不为事始,不为事主,有唱乃应,有功不居,一功一善不可有丝毫的获取。大千世界,许多人只知有咎之罪,即犯错误有罪,不知有誉也十分有害。孔雀因羽毛的美丽赢得美誉,亦因羽毛的美丽一一送命;狐狸因裘尾的珍贵享受赞誉,亦因裘尾的珍贵葬身猎人之手。誉的后面,常常弥漫着有毒的气体,张满阴森森的暗箭,潜伏着许多可怕的杀机。

誉之害自古有之。譬如誉从才来,才高八斗,过分外露,必招灾惹祸,杨修是这样死的,韩非亦是这样白白送掉性命的。譬如誉从名来,名声太大,荣誉飞长,诽谤诋毁之声纷纷跟来。誉的后来是一场悲剧。

才高、权重、名气大、必引来一片赞誉声。誉声起处毁亦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点上,儒学名臣曾国藩曾告诉我们一个解决的办法:“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功夫。”这是其做人的标准,亦是其在誉来时一种防卫的秘密武器,也是他在大清帝国中以汉人身份手握重兵而没步吴三桂后尘的原因所在。“耐劳忍气”,誉来一笑之,誉去一笑之,能做到如此大悟,是很难能可贵的。

上篇: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
下篇:牛羊有了“口粮田”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0/29/3149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