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玉奇
清华和北大一样是学子心中的圣地,也是世人眼中的文化绿洲。笔者正在为北大山鹰折翅痛心不已,接着看到了《现代快报》“清华拒收200万老板”的消息,伤痛的心绪才稍稍平息。
过去,我的心总是被一再地叩问:如果北大、清华的学生由官员,老板和明星组成会怎样?北大还是哪个北大?,清华还是水木清华吗?这样的追问就像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遇到的苦恼:“生存还是毁灭?”
今天,我的心情快慰许多。因为来自全国的60多位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清华EMBA班(俗称老板班)笔试,因为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老师站在考场外,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因为据他透露,咨询清华EMBA的老板越来越多,一位老板还许下25万美元的高价希望就读。但只要条件不符合要求,重金就读就一概遭到拒绝。清华自称将对所有的学历证书进行严格审查,录取后还要继续审查,一旦发现有假,立即取消其学籍。
清华这样的拒绝真是让人畅快淋漓。
清华不缺钱花,她独缺世界级的大师、科研成果和学术声誉。清华终于清楚,为五斗米折腰时,自己势必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知道拒绝与能够拒绝决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在今天世风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里,能够不为金钱所动,坚守自己的校格,十分难能可贵。
大学是干什么的?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先生说:“大学的存在是要将真理与看似真理的东西分开。”“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应该培养判断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而清华的拒绝为自己的学生上了一堂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我们看重真理,追求真理,但要远离那些看似真理的东西。
我国何时能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人员预测,预计到2025年左右,北大和清华有可能进入世界大学体系的前100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眼中的学术金字塔,尚有20年的路要走,方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我想,清华不再掺进这样那样的“沙子”,清华还是那清华,她的前进步伐是会加快的,实现那个伟大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