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土
这是一件说了心痛不说痛心说与不说都感窝心的遭遇,本不说也罢,转念一想,骗子骗人得逞,正暗自窃喜,说不定正在策划新的骗局,而我连一点道义上的谴责和诅咒还如此吝啬,所以不再沉默,和盘托出,没准对其他人,还有一点“亡羊补牢”的借鉴作用。
时间是公元2002年10月20日,地点在古城解放路的西八路口西北角,—个就要连通古城墙的地方。
那天,我和妻子从外地乘车,到西安时已是下午一点,妻子说,咱们随便吃点,于是就在离将要乘坐的41路公交车站最近的一个饭馆就餐。吃完饭后,我因口袋没有零钱,就给了服务员小姐一张50元,小姐顺手递给一个男的。那男的30岁左右,中等身材,左手握着一沓钞票,大都是10元面值。男的接过钱后对我说:“我这都是10元,你能换些整钱给我吗?”我当时心里不大愿意,但想着与人方便,于己又是举手之劳,换换有何不可。没想到我的这一决定,酿就了一次骗局的发生。
我顺手又给了他一张100元,他说再换点,就这样,连同先前的50元,一共4张,350元整。他说,找你345元,说罢开始数钱,数完后交给我,我数了一遍,发现少了一张,他说不会吧,我就又数了一遍,还是少了10元,他接过去重又数了起来,果然如此,就说对不起,补了一张10元后重新给我。妻子在旁边目睹了整个换钱的过程,因疑心这些10元票中会不会有假,还从我手中要过去看了一遍。
回家的路上,潜意识中一直翻腾着西安火车站购物环境极差的印记,这些印记,多数来源于以往新闻媒体的报道。我和妻子聊起以前发生在火车站附近懵人骗人的丑闻,也对刚才的一幕心怀蹊跷。妻子不以为然:大大一个活人,还能被人骗了不成!?而我的潜意识也被随之而来的想法所否定——不至于吧,哪能那么多的骗子,在你的眼鼻子底下骗你。
这种幼稚的想法很快被接下来的事实击得粉碎,留下的只有感慨和无奈。——回到家里,妻说你给我些零钱,我也正愁零钱太多,钱夹鼓鼓囊囊的不大方便,就掏出刚刚换来的零钱给她,同时下意识地数了一下。真是奇了怪了,34张10元的只剩下21张,整整少了13张130元钱。我立即说与妻听,妻听后不禁愕然,以为玩笑而已,可我清清楚楚,口袋里原本就没有一张10元面值的钞票,若有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妻和我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回忆了一遍,共同的结论是,我们被饭馆收钱的家伙当面“涮”了一把,涮得如此高明、不留痕迹,涮过后仍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错在何处。
但仔细想想,他给我们玩的不过也是一种瞒天过海的古典戏法,而我们之所以智商低到不及黄口小儿的地步,完全是违背了“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古训,被骗不是咎由自取也是自找苦吃。如果当时我压根就不同意给他换钱,如果他给钱后我再仔细地清点一次,或者当时由我的妻子付他零钱,再如果,当时我若坚持不在此地消费——这个念头确曾一闪即逝——130元又怎会不翼而飞?然而生活哪有如果,只有现实,现实就是在上述时间上述地点,我被一个“高手”用障眼法骗走了钱还以为帮了人家!
区区一百多元,还不至于让我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况钱乃身外之物,去就去了。
让入骨鲠在喉的是,骗子是对真诚的欺侮与凌辱!想起来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为了骗子不把这种伎俩更多地施于他人,造成新的伤害和损失,我应总结我能总结的教训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理智的方法。倘若一开始就对一个陌生人心怀戒心,可能会降低此类问题发生的概率,但也可能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拒之门外,人际之间的关系也会“冷”了许多,或许正缘于此,才是“好人难做”感慨发生的原因。所以,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心不设防”还是“心应设防”,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