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来
下厨房乃是家庭主妇的“专利”,男人很少与油盐酱醋为伍,本人便列其中。
倒不是说我这个丈夫偷懒,不愿下厨房,只是不会做,连菜肴生熟的“音符”都掌握不了,还能演奏“锅碗飘盆交响曲”?所以,我落了个动口不动手的毛病。
家有五口人,老妻掌管“内餐”,儿子、儿媳在一家工厂工作,孙子上小学三年级,我离休在家“清闲”不说,还爱挑“刺儿”,嫌老妻做菜没滋味儿,不好吃。老妻听了反驳道:“嫌不好吃,你去做!”一席话把我碰到南墙上去了。唉,谁叫咱“武艺不高”,不能下厨呢!去年冬天的一天,老妻上街采购“粮草”,在回家的路上,不慎在冰雪上滑倒,两腿红肿不能走。得,这下可把我“坑”苦了。无奈,我只好“赶鸭子上架”,系上围裙下厨房了。
开始下厨,我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做大米干饭,不是生就是糊;炒土豆丝不是咸就是淡,让人哭笑不得。一次我做红焖鱼在剖鱼肚子时,一不小心左拇指被菜刀割了一道口子,人血、鱼血流在一起,汗水、泪水糊住了眼睛。不过,最终我还是把红焖鱼给做成了。谁料,老妻尝了一口,“哇”的一声:“怎么又腥又淡!”这时,我才想起,做鱼时,只顾处理“流血事件”,却忘了倒醋、放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加上书本和老妻的指点,我的“功夫”大有长进,一般的饭菜我都可以应付得过去。当我把自己的“杰作”端给家人品尝时,儿孙们夸我快赶上饭店厨师做的了。但老妻还是边吃边低语:“还算可以。”我知道她是在鼓励我别撂“挑子”。
通过下厨房,使我真正体会到几十年来老妻的不易。她为了这个家,退休后依然掌管“内餐”。春夏秋冬,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始终把温暖留给家人,把劳累留给自己,我还有啥理由挑剔的呢!我开玩笑地对老妻说:“我要夺你下厨的‘权’了”。
如今,我下厨不仅是对老妻的一种报答,亦成为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