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替“枪手”一辩

2023年10月15日

·也然·

中央电视台的大腕级主持人倪萍主持的《聊天》节目,我看得不多,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最近看了倪萍搞的一档“语重心长”地教育一位大学生“枪手”的节目,却不由得想说几句话了。

这档在央视三套播出的节目,让一位做过几回“枪手”的大学生“背对”了观众,而背投电视上却放出了两个十分醒目的大字:“枪手”。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的“态度”不言自明。看完这个节目的观众如我者,最深的感受却是被劝导、被训诫、被教育、被作了“活教材”和“反面教员”,甚而是“被羞辱”。这种感受实在不怎么好受,从人的尊严的角度来说。

替人考试的“枪手”的出现,其实并非现在才有,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什么都可以成为商品,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换买卖,“需求”创造“市场”,有人要“买”知识,这便是“需求”,有人要“卖”知识,也就有了“市场”。“枪手”出卖自己的知识,本无什么错,要说他的错,恐怕只能说他把“买主”认错了,“卖”知识卖的不是地方。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倪萍实质上扮演了一个“道德法官”的角色。但是我却要说,她“审”了大半天,也只是在“玩弄”一个“从犯”,却让“主犯”溜之大吉。

“主犯”是谁?“枪手”告白说,是那些要“混文凭”的、要“考职称”的,要“捞官位”的,而他们当中,更多的是那些颇有些“能量”的“领导干部”。许多环节都是“他们”“事先搞定的”。这种内幕,明眼人谁都清楚,根本用不着去调查。考场作弊现象风起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就在这里。

然而,倪萍却放了“阎王”捉个“小鬼”,“作”完这个节目也就“了”了。

再说,替人作弊是一种“犯罪”的道理,能上大学的可能没有不懂的。大学生作“枪手”,依我之猜测,恐有多种原因,其中经济困难当在首端。四年大学,再节约也得好几万,对于普通人家特别是农村孩子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有机会用知识“换钱”,也是一种无奈中的“选择”。这也可以算作我替大学生“枪手”作的一种“辩护”。

同时,我还想给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老姐”进一言:倘有勇气和魄力,要让观众服气,那就再搞一档节目,请“枪手现象”中的“雇主”出场,和他们“聊聊天”,怎样?

上篇:亟待整顿的木材市场
下篇:我上进 我快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1/2003012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1/22/31193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