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文/公孙燕
易春花是郭春松爷爷资助从中学到读完大学的贫困山区学生之一。郭爷爷是某军区离休干部,这么多年来,易春花一直没有见过他,只是和他通过电话、写过信。
大学毕业了,要出来工作了,郭爷爷说要见见她。易春花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南方到北方,终于见到了他。
他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此时正是盛夏,他穿着背心,胳膊满是伤疤。易春花知道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但没想到他身上会有这么多的伤疤。
“我最恨叛徒。”他说。在他的客厅里,他告诉易春花,他左胳膊那条大伤痕是叛徒留下的。他说:“敌人留给我再多的伤痕,我无话可说,但叛徒留给我的伤痕,却是我一生的痛。你想想,曾经一起为革命出生入死,可是有一天他背叛了信仰,掉转枪口打你,你说,你心里痛不痛?!所以,我一生最恨叛徒!”他又说:“你是我资助的学生,要出来工作了,我不知道你以后会不会变成叛徒——你别见笑,我已习惯了这样说。现在我要考考你,给你提个醒。”他又拿出一本新的硬皮笔记本,说:“这也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在郭爷爷面前,易春花一下子紧张起来,她当然相信,不管现在和将来,她易春花都不会是叛徒,尽管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叛徒”这一说法,但信仰还在、事业还在、人生的伦理道德还在,那些贪官,难道不是信仰和事业的叛徒?那些包养二奶的人,难道不是伦理道德的叛徒?
郭爷爷说:“你对我说过的话,我都记在这里了,现在我来读一读。”
郭爷爷拿起那本笔记本,翻开,他读道:“我爱郭爷爷,我爱郭爷爷胜过爱我的父母。你是否还记得你说过的这句话?”易春花清楚地记得,她从没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可是,面对一个资助了她从中学读到大学的人,她能说,我从没说过这句话吗?于是易春花说:“是的,郭爷爷,我记得。”
郭爷爷吃惊地望了她一眼,显得非常非常的失望。许久,他才说:“你从没说过这句话,你看,现在你背叛了你自己,再说,无论如何,你也不能爱我胜过爱你的父母,你做不到也不能这样做。”
易春花懵住了,原来背叛竟是在防不胜防的一瞬间,根本不需要皮鞭的拷打和严刑逼供,在今天的这个时代,背叛会变得这么容易。
易春花非常难过。她向郭爷爷跪了下来。
郭爷爷把她扶起来,说:“孩子,这是爷爷给你的考试,真正的考试在你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你今后不要当叛徒。”
郭爷爷把那本笔记本给了易春花,上面并没写有郭爷爷读的那句话,但在扉页上却写着四个字:“正义、原则”。这是郭爷爷的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