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铁军劲旅进西部 卷地潮声惊西南

——记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

2023年10月16日

文/成培德 周治国 杨诚 摄影/王忠轩

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使位于祖国西北桥头堡阵地的陕西成为了一块快速崛起的热土。在号称西部大开发十大投资项目之一的西安至南京铁路的建设工地上就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筑路劲旅们,他们从共和国的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齐聚这一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要得就是要在西部这块正在崛起的土地上一展自己企业的雄风,尽显自己企业的实力。

今天,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西安至南京铁路的建设现场时,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鼎鼎大名便扑面而来,正是这支在共和国铁路建设史上建立过卓著功勋的铁军劲旅,此番又带着一股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豪气挥师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在西部大开发和这个舞台上演绎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动人画面,把开路先锋的英姿和筑路铁军的雄风展现在祖国西部的山山水水之间……

铁军实力气如虹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筑路铁军,在共和国的铁路建设史上曾经书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壮丽篇章。公司成立几十年来,这支铁军劲旅在我国的许多长大铁路的建设工地上屡建奇功,把企业雄厚的实力和崭新的形象留在我国的铁路建设史上。

正是这支铁军劲旅,如今又出现在了举世瞩目的西安至南京铁路的建设现场。由于西安至南京铁路是国家西部大开战略十大工程的头号工程,而且又是全国展示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鸿篇巨箸。正因为如此,该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一开始就响亮地提出了“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达到部级一等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一、二、四、五公司的建设者们怀着投身西部大开发,献身铁路建设事业的拼搏精神,再一次扬起了这支国企劲旅的猎猎大旗,决心要在这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展示自己企业的雄厚实力和铁军形象。

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西安至南京铁路A±—14标段,全长46公里(DK235+841~DK296+000)位于陕西省商南县、河南省西峡县境内,穿越8个乡镇42个自然村。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916万立方米,桥梁23座7420米,隧道7座3215米,涵洞164座6801米,车站5座。线路穿越秦岭低山区和豫西南低山丘陵区,地形狭窄,单位工程多;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深填高挖,连续填挖距离短,机械施工效率低;隧道洞身短,埋深浅,断层多,围岩碎,多偏压;桥梁沉井基础多,墩身结构坡比类型多,模板等器材投入大;涵洞基础变化大,增加换填量和部分沙桩;地材质次价高,大部分需长途运输;加之线路7跨312国道,征地拆迁数量多,施工干扰大等一系列施工困难,任务极为艰巨。

为了认真贯彻铁道部“快速、优质、高效”的建路方针,同时也为了显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雄厚实力,他们中标后即调集精兵强将,汇集精良装备,成立了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由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太平出任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并任命年轻有为的王国栋任党工委书记。

征战西南铁路伊始,指挥部就制定了标段施工的总体规划,即2000年速战临时工程,主体全面开工,规范施工程序,实现首战必胜;2001年桥隧主体完成,路基分段成型,坚持质量标准,多出精品工程;2002年完善线下项目,迎送铺架通过,抓紧站后施工,争部优创国优;2003年严格标准整道,抓紧站后配套,完善竣工资料,验交优质工程。

在这种明确的奋斗目标引领下,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三年多的施工中已创精品工程及样板工程48个,在全线49个标段中名列前矛。截止2002年底,他们承担的路基土石方已全部完成,桥梁完成7220米,占设计的97%(只剩桥西系),隧道和涵洞全部完成,附属工程完成98%以上。铺架于2002年5月22日进入管区,8月14日顺利铺出管区。同原铺架工期比提前56天进入,107天铺出,在本标段内提前51天。指挥部在2000年获总指标段工期进度第二名;2001年被总指评为劳动竞赛第三名,标段工期第三名;2002年又获总指劳动竞赛第一名。

可以说从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从挥师而上至今,他们已经把自己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展示在了西部大开发的这个舞台上,把自己企业的魅力和风采彰显在了西南铁路的建设现场。

当我们迎着隆冬时节秦岭山中斑驳的白雪走访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时候,只见工地处处扬溢着一种大干快上的热烈场面,一座座桥梁矗立在天地之间,一座座隧道穿山而过,蜿蜒曲折的路基伸向远方,建设者们用自己智慧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把一条振兴中华的钢铁大动脉呈现在了共和国的版图之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丽颂歌,把铁军劲旅如虹的气势和雄厚的实力凸现在了时代的潮头……

誓创精品在西南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头号重点项目,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开工伊始就响亮地提出了“全员创优,求实创优,规范标准,一丝不苟,开工必优,全面创优,一次创优;确保达到部级一等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创优目标要求。根据这一目标,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结合自己管段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首先,指挥部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质量创优目标。各级项目部都成立了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为第一管理者负责的工程质量管理小组,并设立了专职质检工程师,在施工队班组委派了质量监督员。通过层层签定责任书和下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创优规划》、《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加强施工管理,实行内部监理制》和《推行隧道施工标准化作业》等文件,确定了在单位工程中争创部优、局优和样板精品工程的数量,并将指标落实到具体单位工程和施工队伍的目标责任上,从源头上确保了创优目标的实现。

在施工过程中,指挥部要求所有参建队伍认真贯彻质量标准,严格质量过程控制。他们一是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十二项工作管理办法制度;二是强化各级领导质量意识,严格履行领导岗位责任和检查制;三是样板引路。组织指导各单位的涵洞、路基施工中,先做出样板涵、样板段,然后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四是挂牌施工。内部监理、工程技术人员(特殊工种)、段、队长都要挂牌上岗,认真履行职责。五是加强工地值班和巡查制度。特大桥实行段、队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值班制度,大桥有队、技术主管值班,局、处指挥部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以严把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六是组织观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对桥、隧、涵、路基和附属工程施工的观摩,不仅解决了桥梁墩身泌水,挡护工程出现质量通病问题,而且也克服了少数领导和职工重主体轻附属的错误倾向,推动了管区工程质量的整体上台阶;七是抓好技术管理,优化设计方案。经统计,上场以来被设计院和总指审批采纳的优化设计方案120多项,其中DK272+958处涵改桥一项就节约投资90余万元。

此外,指挥部在西南铁路和建设中还积极运用“四新”技术,努力提高施工工艺。为提高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内实外美,指挥部重点推广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桥梁墩台砼工程均制作大块拼装钢模,减少了接缝和错台;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特大桥砼采用输送泵输送,大中桥根据条件采用吊车或提升架垂直运输。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质量得到了保证。隧道施工掘进,实施光面爆破技术,对于浅埋软弱地层采取“密布眼,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方法施工,确保洞内不渗不漏水。在路基工程施工中,他们一开始就把它作为结构物施工,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早抓样板工程段施工,积累数据指导路基全面施工。先从机械设备配套入手,严格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路基完成后及时进行种草护防。经过两个雨季的检验,没有发现路基坍塌现象。浆砌圬工工程,强调在满足设计尺寸,施工规范基础上,提高外观质量,特别是面石尺寸,表面的平整度,勾缝工艺,“三沟”以及挡护顶面均采用砌石勾缝,取消过去用砂浆抹面造成内空外裂的粗糙工艺。

在安全生产方面,他们针对西南线管区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和特点,实行了项目经理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狠抓了安全基础工作,加强了施工、交通、防火、防爆和冬季生产、生活安全工作。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周”、“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68套,制作横幅42幅,组织了安全常识读本的专题学习,在国道两侧增设安全护栏22处,在重点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10个。上场以来没有发生过重伤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了万无一失。

值得一提的是,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开工以来,始终坚持“三同时”,确保“环保工作一次验达标”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在全管段开展了“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的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参战职工增强了环保水保意识,统一了思想,做到了自觉执行环保、水保等法规。受到了西南铁路建设总指和当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如今,西南铁路的建设已近尾声,一条连接祖国东西的钢铁大动脉即将成为振兴中华的翅膀展现在新世纪的春天里,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将士们在把一个时代精品奉献给社会的同时,也将自己企业全新的形象展示在了共和国的天地之间……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一个地方煤矿的新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2/2003022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2/27/3176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