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再加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大西北工程的启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榆林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这里的人们为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黄土连天涌,飞沙遍地跑的恶劣自然环境,怀着一种改变家乡面貌,再造山川秀美新榆林的憧憬,投入到了这一改天换地的伟大实践中去……
而站在这场被认为是榆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最前线的榆林儿女中,榆林市农业发展办公室的同志们当属其中的排头兵。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心,不负榆林人民的原望,积极投身“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生态环境”的伟大事业中去,为榆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里,榆林市农业发展办公室的全体人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执行新时期国家农综、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省上共下达榆林市财政扶贫资金7156万元,其中用于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3100万元,建设重点村118个,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用于移民扶贫异地开发3270万元,全部以整建制移民为主,完成了3488户1.55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完成计划任务的100.6%。用于建康工程180万元,建设18个乡镇卫生院。用于科技培训70万元,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510期,培训农民、农村技术员、示范户12.3万人次。用于日光温室贷款贴息,路、桥、学校等其他项目536万元,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省上下达榆林市扶贫贷款计划15670万元,全部为小额到户资金,主要用于种植业4701万元,养殖业10969万元,实际投放12536万元,完成计划的80%,其中用于种植业4701万元,养殖业7835万元,使85700户、37万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98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98元。
省上下达榆林市农业综合开发任务是改造中低产田4.5万亩,农业生态项目4万亩,多种经营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4707万元,土地项目投资3898万元,多经项目投资809万元,截止11月底,全市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3.6万亩,农业生态工程3.5万亩,多种经营项目2个,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3546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资金3196万元,多种经营项目资金350万元,分别占计划的75%、82%,50%,实际到位资金2519.4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519.4万元,多经项目资金350万元,分别占计划的61%、64.6%、43%。
以上三个方面工作的统计数字看上去似乎有些单调和枯燥,但其中却渗透着全市农综、扶贫系统广大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一年来,广大农综、扶贫系统的干部走山村、入农户、足迹遍布榆林的山山水水和沟沟峁峁,在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异地开发、扶贫贷款的投放和回收、科技扶贫工作、社会扶贫工作、专项资金的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榆林市农发办的工作实绩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市农发办连续几年被榆林市政府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省扶贫办评为全省扶贫系统先进单位,受到省、市的多次表彰奖励。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打算时,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改革开放优秀人物和被群众誉为脱贫致富路上的“贴心人”的榆林市农发办主任蔡保平表示:“作为榆林这样贫困落后的地区,必须毫不动摇地搞好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农村中心工作,为实现榆林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榆林市农发办的广大干部正以高涨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去,他们表示一定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开发为核心,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科技推广为依托,以取得生态改善,农民脱贫致富双赢为目标,把发展生产同提高生活质量结合起来,把增加收入项目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结合起来,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争取早日实现榆林市山青水秀、人富村美的奋斗目标,为改变榆林的落后面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