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法国的社会福利

2023年10月17日

□文/郭京花

在法国,只要你有份工作,日子就能过得比较踏实,无论遇到什么难关,社会保险都会帮助你渡过。

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法国也是个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的概念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老有养老金,病有医疗保险,失业有救济金,低收入者有补贴。只要你有份工作,无论生老病死,还是遇到天灾人祸,社会保险会助你渡过难关。

讲两件事,福利社会的优越可见一斑。巴黎住房昂贵是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比如在市内租一套带厨卫的房子,没有3000法郎一般租不下来。伊莱娜在一家电视台当普通职员,收入不高,但她的住房由政府专为低收入家庭建造的福利房解决。当然,这福利房也非所有低收入家庭都能享受。再如,孩子入托或上小学,午餐费家长总是要交的,每顿大约有20—25法郎。但如果孩子的父母收入低或无工作,孩子的午餐费也可减免。值得称道的是,家长把孩子的伙食费交给市政府,而不必同学校打交道。这样,学校和孩子并不了解每个家庭的经济,因此,学生心理上是平等的,穷人家的孩子不会觉得矮人一截。

法国战后经过50年的经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证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也逐步认识到,福利带给社会的也不全是利益,在某些时候,福利甚至对发展形成了制约。

免费医疗固然是大利益,但最大问题就是浪费,医疗保险亏损成了法国财政甩不掉的大包袱。

在法国,享受医疗保险的人几乎百分之百,因为每一个受薪者,不仅他本人享受医疗保险,他的配偶、子女以及他所赡养的老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险,这种连带关系使医疗保险覆盖了全社会。外国企业的职员,比如中国银行巴黎分行的工作人员,尽管属于中行外派,但他们在法国纳税,因此他们及其家人也同样享受医疗保险。如此说来,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大概只有那些在法国无亲无故又无工作的外籍人,或者虽有工作,但不向法国纳税的外国人了。

医疗保险的好处就是看病吃药基本上不花钱。国家管理的医疗保险一般只报销病人医药费的70%,但各个行业都有医疗互助会,入会的人可以在这里报销剩余的30%部分。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每个人在拿到工资以前,保险金额已被扣除。加入互助会是自愿的。入会有不同的档次,交钱多自然回报就多,在低档次中有不能报销的项目,如镶牙或配眼镜,而在高档次中则可报销相当的比例。但总体而言,富人与穷人在看病吃药方面是平等的。

免费医疗也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是浪费巨大。法国人喜欢看医生,每年人均光顾医疗机构达15次之多,居欧洲各国之首。去看医生就免不了开药,因此药品的销量也十分可观。有报道说,法国一年之内滥开药方而受到监察部门指控的医生就达500多人,有两个受到指控的医生,在两年之内为同一病人开了180多个处方,开出的药品达5000多种。虽说这种极端现象是个别的,但也表明体制上有漏洞,有关方面调查说,在法国领取的药品中,真正服用的大约只有1/3,大部分被浪费掉了。如此看病吃药法,法国出现医疗保险巨额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政府也多次进行医疗改革,如医疗和药品的报销比例,加大对滥用处方权医生的惩罚等。但医疗改革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政府至今找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医疗保险亏损始终是法国财政的一个大包袱。

法国的失业救济金制度让外国人感到羡慕,然而人数众多的长期失业者,也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大麻烦。

法国的失业救济制度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法国几乎没有失业问题,这20年来,法国失业率一直很高,巅峰时达到就业人口的15%,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失业救济金保证了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对社会稳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规定,失业者在第一年每月领取的救济金相当于失业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0%—80%,而后每年递减,一般三年后就所剩无几。如果失业前工资高,那么失业救济金的数字仍相当可观。一个朋友曾在法国一家瑞士公司任职,月工资3万多法郎。后来公司不景气,她不幸在被裁减之列。失业是让人痛苦的事,可她没显得太丧气,也不急于再找工作,有关部门两次向她建议新的岗位,她都拒绝了,原因是收入不够理想。像她这样的失业者,有原来的工作和收入作比较,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接受比原来差的工作的。

为了减少失业人员,法国政府采取了“带薪培训”、“转产培训”等措施,动机是好的,也切实可行,但让不少人钻了空子。艾莱娜女士在学校时是学新闻的,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先进了一家贸易公司当秘书。她不喜欢这个工作,干了两年就去参加了“转产培训”。培训差不多是变相失业,因为学习一年或10个月后,就得自己找工作,但学习期间是有工资的。艾莱娜干干学学,多次跳槽,在她年近40年龄失去就业优势时,才不敢轻易跳槽。她参加了多次培训,不在乎学什么,只求有工资,所以最后仍是在一家小公司当秘书。

为了促进再就业,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缩短高额补贴时间,减少提供再就业岗位的次数,“逼迫”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但法国法律又规定了最低工资线(月工资5000多法郎),所以这些人找工作很难,只能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每月2000法郎左右)生存。

要维系一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政府投入巨额资金,政府要控制财政赤字,就得增加税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都不断加重。法国的高税收在欧洲也是有名的,一般来说,企业老板雇用一个职工,如果每月付给的工资是7000法郎,那他同时还要为这位职工交纳数目基本相当的社会保险分摊费,也就是说,总共支出约1.4万法郎。所以,许多企业主宁愿投资设备改造,减少劳动力,也不愿增加就业岗位。

如何在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这是法国,也是许多欧洲国家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篇:“垃圾法律”种种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4/2003041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4/11/3255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