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咽下最后一口晚饭,王和利便拉开家门,又去加班。尽管电视里美英联军和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打得难分难解,但他无心观看,作为航天六院7103厂25车间机加一组组长,如何带领几十号人完成繁重的军品任务,那才是他魂牵梦绕的事情。
按说,作为一位有着25年工龄的钳工老师傅,他该吃吃老本、享享轻松了,可他说:咱是共产党员,有了难事咱不上谁上。
电磁阀是火箭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那上面有一个法兰座,要加工出4个螺纹孔,多年来该螺纹一直是手动攻丝,虽然效率较低,但由于丝锥太细,容易断折,无人敢用机动攻丝,怕出废品。近年来,由于任务猛增,该产品已形成批量。王和利想:不实现机动攻丝肯定完不成任务。他冒着风险,查找技术资料,多次试验,反复加工,终于找出了合理的加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机动攻丝并加以推广,提高工效120%,确保了该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按期交付。
在新型号液氧煤油的总装中,某零件需要分解再装。想了很多办法,都未能将产品解开。有人建议用线切割,但怕损坏了内部其它零件;有人建议用铣床铣开,但需要工装太多,怎么办?领导想到了王和利。他接到任务后,首先认真了解了产品的内部结构,然后对症下药,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工装,仅用1个多小时便将其完整地分解下来。
二十五车间是厂里生产任务最繁重的车间之一。近几年他几乎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就连大多数人都休息的星期天他也几乎是在车间度过的。几十个人,几十台机床,成千上万需要加工的产品零件,哪一件事不在他的头脑中思考?正是因为他这么忘我的工作,机加一组的工作才能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年年总是圆满地完成厂里、车间下达的生产任务。
■汪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