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岁的高凤侠是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工装制造分厂磨工班班长,更是一个“能工巧匠”。她在班里承担的都是技术性很强的活,她有项绝技,那就是在量规精磨时经常要求公差在千分之几以内,也就是说是头发丝的十几分之几,干这种活全凭操作者的经验,而高师傅在干这种活时总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003年2月份,某高新技术工程的量具精磨任务落到了高师傅的身上,这项活交付周期紧,体积小,要求加工的椭圆度、锥度和同心度的公差都在千分之二以内,精度要求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而高凤侠操作的是1976年出厂的老磨床,硬件根本达不到要求,看着这块“硬骨头”高师傅陷入了沉思,她仔细研究了图纸,把每一个尺寸都牢记在心,并找来相似的材料比划琢磨,在心里形成了套加工方案,高师傅在操作时十分谨慎,每磨一个尺寸她都请检验员测量一下,在干完首件产品后她竟然请检验员测量了36遍,就这样她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为高新工程研制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高凤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只要将任务交给她,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她都会想方设法完成。2002年7月份,燎原液压股份公司新开发的民品杭叉活塞杆市场需求量非常旺盛,市场的变化非常快,如果不抓紧时机就会失去优势,当200件杭叉活塞杆的表面磨任务到达分厂时,距离交付周期只有5天,分厂将这项艰巨任务交给了高凤侠,她为了不耽误进度一连3天都干个通宵,第二天休息一下再赶到车间继续干,终于按期交付了这批任务。
■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