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位于交通便利,商贾云集,风景秀丽的五里镇。学校占地54亩,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设备齐全,设施完善,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餐厅应有尽有,闭路双控、电脑室、语音室一应俱全。校园布局有序,楼群设计错落有致,通道相连,林荫覆盖,花草葳蕤,赏心悦目,更喜周围稻田星罗棋布,小桥流水,竹篱花蹊,蜂飞蝶舞,是一处教书育人的理想天地。
学校自1958年创办以来,数以百计的萃萃学子从这里走出秦岭,走向全国。学校始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类学习竞赛和社会活动比赛中共有26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奖。近几年来,高考升学率更是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200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较上一年翻了一番。2002年高考大专上线率为88%,居区属农村中学之前。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达42人,有4名学生达重点大学分数线,学校先后获“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高中教育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学校”“高中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一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解放思想,以干克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风严、学风实、校风正,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科学管理——奠定创新教育基础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年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五里高级中学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首先从管理人手,走管理兴校之路。通过长期的探索创新,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总体上以完善管理体制,增强内部运营活力为特点,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努力使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目标化。
重视制度建设,依法治校。学校借鉴吸收外地素质教育教学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大胆尝试改革自身教学,全面修订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各种办法,先后出台了《区四中教学评估试行办法》《区四中教学行为规范》《教师量化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在全区内率先试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这样人人都有明确的责、权、利。制度约束了每一个人,规范了每一个人,感染了每一个人,也取悦了每一个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德治校、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狠抓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为确保德育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学校专门组建了德育工作机构,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坚持进行一周一次“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纪律教育。同时对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和学前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深入安康氮肥厂等工矿企业参观学习,积极参与帮助村民进行果园建设,与基层农村中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为贫困学生送温暖、献爱心。同时学校又聘请法制副校长、法院、派出所、交警中队同志来校给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召开家长会、定期进行家访,做到有的放矢、对证下药。坚持以跨世纪文学社为主阵地,积极开展“诗朗诵”“手抄报”“演讲赛”等活动。几年来学生在区级以上举办的各种竞赛中有20多人获奖,在省、市各种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余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但充实了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情操,而且为展示学生个性与创造力搭起了平台。
教育教研——起点求高目标求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历来无可厚非。然而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育要求,导致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起点求高,目标求远。长期的教学生涯使五里高级中学全体教师清楚的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一个品质高尚、学养深厚、情趣高雅的教师会影响到学生自觉培养崇高的品质和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为此五里高级中学首先从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抓起。除了坚持不间断的自学外,周一和周三定期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同时深入开展“三爱”教育活动,树立新形象。使职工从认识“三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展各项活动把“三爱”落实到行动上。以朱寿安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做到团结务实,勇于创新,廉洁自律,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包组带课,检查督促,树立典范,培养骨干。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的价值在于求真。“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潮流。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积极开展课改实验,先后派人到关中、蜀河、紫阳等地考察学习,到西安、郑州等地参加高考专题研讨会,实施“教育教研强校战略”,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区四中教育队伍建设及三年工作规划》,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计算机全员培训,为每一位教育订一本教学理论刊物,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课题计划。教研组展开了集体备课和赛教活动,一批年轻的教师脱颖而出,有力的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近几年来教师中有两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三人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三位教师论文获“国家级三等奖”一教师获“省级论文评比三等奖”,获市、区论文奖的教师更是举不胜举。
有哲人认为,路是脚踩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始终坚持“以管理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的办学思路,奋战三年,成为“省级农村标准化高中”和“市级农村重点高中”的五里高级中学,正以饱满的激情昂首新征途。以雄健的步伐迈向新世纪,谱写新的教育之歌,书写新的育人篇章,托起明天的太阳。
本报安康记者站 唐登林 杨琳 陈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