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平
相传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次和旅伴顶着烈日赶路,路旁没有一棵遮阳的树,周围也没有一滴解渴的水,他们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突然,旅伴个个加快速度向前跑起来。原来前面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梨树,枝繁叶茂,结满了黄澄澄的大梨。旅伴们赶到树下边摘边吃。许衡见状摇了摇头,拣了块树荫地坐了下来,别人扔给他梨子,他一个也不吃,只顾撩起衣襟扇凉。
同伴中有人讥笑他:“这梨反正没有主,不吃白不吃!”
许衡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诚恳地说:“梨没有主,难道我们心中也没有主了吗?”
这个故事似乎有些迂腐,但仔细一想,却有让人深思的道理在。
所谓“主”,就是心中的信仰,就是做人的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曾清楚告诉我们:“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首先堂堂正正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基础,做官从政就会跌跤。一些领导干部在权、钱、色面前经不起考验,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无“主”,丢掉了党性原则,丢掉了做人的根本。
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时时刻刻必须心中有“主”,这个“主”就是党的宗旨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忠实地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地把握前进的方向,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要对手中的权力和肩上的责任有清醒地认识,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要按江泽民同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民主谦虚,闻过则喜,善纳忠言,时时刻刻心中有“主”,只有这样,才能居安思危、明察秋毫,自觉抵制利欲诱惑,把党的事业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