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铜川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多渠道多形式,不断丰富和深化困难职工援助工作,千方百计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铜川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认真履行工会维护职责,努力把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办成为困难职工服务的窗口。他们及时制定了特困职工管理、信访接待处理、捐款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开通了热线电话,建立了主席接待日制度,并适时召开了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六次联席会议,明确了劳动保障部门、民政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局、工商局、税务局、信访局、经贸委等10个部门的工作职责,由“中心”负责协调和办理职工来信来访。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中心’运作”的工作格局和机制。
为了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三年再就业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三个职业培训基地,15个职业介绍机构和26个职业培训机构,建起了70余人的兼职职业介绍信息员队伍,形成了市、县(区)、基层工会三级就业信息网络。开展了“4050”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确定了“培训围绕岗位转、岗位围绕市场转”的再就业培训思路,先后举办电工、家庭烹饪、美容美发、汽车驾驶等6期培训班,培训人员220人次。“中心”还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说明下岗职工的困难情况,说服企业主动放宽招聘条件,先后帮助22人实现了再就业。
同时,他们还组织开展参与了“捐资助困献爱心活动和省总”百万户企业援助万名困难职工活动,为全市3200多名困难职工办理了安康互助保险,还先后为2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予以200—1000元的资助。
本报记者 邰荣军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