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古城西安,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名列我国文化大省之列,省会西安自然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大市,而南郊则成为西安文化的中心区,小寨则是文化中心的中心。其四周大专院校林立,到处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小寨文化宫在为南郊的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的要求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被文化圈内人士称为:“小寨现象”。曾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学校和乐园”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近日,记者在小寨工人文化宫采访了文化宫主任、省优秀工会工作者曹建成,了解到该宫也曾经历了刻骨铭心的风风雨雨,也是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才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小寨工人文化宫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是全民性质的事业单位,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由于活动经费、职工工资都由上级部门划拨,使得学校和乐园的模式在毫无压力下一成不变的运作着。随着我国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文化单位也首当其冲。1986年,上级对直属事业单位停发了工资,取消了公费医疗。这不仅仅是断了奶,而且还要承担文化宫必要的公益性职责。由于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使文化宫处于被动的状态,每到月底发不了工资,主任到工会财务部告借,职工人心涣散,文化宫犹如一叶飘荡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舟。
穷则思变,因此,小寨工人文化宫率先在西安打响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攻坚战。宫领导认真审视了文化宫的现状,制定了文化宫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规划,首先在电影放映运作上大作文章,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大打名牌,力荐拳头产品,夺得了市场经济下的主动权。其次,在内部管理中摸索出了一个四字的管理秘诀。即在内部管理中苦练“内”功,突出一个“严”字,并摒弃由事业转型和工作中的软、散、懒的工作作风。交人一个“心”字,就是要求领导班子,特别一把手要敞开心扉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激发职工的爱宫热情和创造力,使文化宫产生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实施待遇上体现一个“信”字,就是说话算话,兑现不打折扣。按照市总的改革意识,大文化意识和市场意识实行目标管理及大承包几种方式,对于完成任务的给予提成、奖励、该奖多少奖多少,激发了职工和科室的积极性。在发展上重视一个“创”字,文化宫和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营的是文化产品,要在文化市场站稳脚跟就要有“创”劲。首先要在外部经营中练硬功,探索消费者心态,树立文化宫的整体形象,推出自己的品牌,占领市场和争取消费者,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占领着主导地位和市场。
为了充分发挥两个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小寨工人文化宫把电影宣传和放映工作放在了首位。近年来,由于娱乐形式的多元化,电影市场倍显萧条。可是该宫的领导却认真地分析了市场,在西安市首次招标《廊桥遗梦》的放映权,10天27.3万元,犹如天价的标底使很多专业影院望而生畏,对于当时全年电影票房收入不足百万的小寨文化宫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寂静的竞标场上,他们勇敢地举起了竞标牌。经过十天艰辛运作,他们多方宣传、联系观众源,就连电影科科长也骑自行车30里路去送票,竟然超额完成了任务,从此,也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从这一冒险的竞标中,他们认识了市场,懂得了市场。为了启动早晨市场,他们率先推出一元钱早晨公益性电影,虽然公益性电影几乎无利可图,但丰富了市民的文化市场,该举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曹建成主任又在了解市场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需求又相继开辟了精品小电影厅、影视沙龙、影吧,通宵电影集专题片回放等,并举办了欢乐家庭,大学生、工会会员及周末专场。营造了自己的消费群体,使衰落的影业这棵老树发了新芽!一举进入到全国百强影院。
小寨文化宫能在各种文化娱乐形式围剿中一枝独秀,这和有一个富有开拓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主任曹建成是分不开的。曹主任知道,先进的文化必然要以发达的经济作基础,但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以高雅的文化、温馨的环境、先进的文化设施来营造文化品位,繁荣文化市场来吸引顾客。所以他利用在访问德国时期的机会,沿途拍了许多外国文化设施的照片,取得了诸多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回来后,它采取多种方式把外国的文化融进自己的文化宫建设中。他根据自己的设想,为文艺楼四层平台上加盖了欧式圆顶,突破了以前的楼房造型和色彩,简洁中见深度,把一座普通的楼房改造成为一个文雅的西安市职工芭蕾舞学院。同时他们还在宫内建起了文化长廊,设计了许多别具一格的遮阳伞形成了小巧而热闹的啤酒园;创办了具有文化性且能张扬个性的休闲吧和高档新型的影吧,这些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地,全方位地传播着祖国先进的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娱乐业发生了变化,所以,文化宫为了适应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对宫里所有项目进行全天候开放,努力营造不夜城氛围,电影、录像实行24小时运转,这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更让文化宫的业务收入增加了30%。接着他们又推广到台球、棋牌、健身、舞会等活动上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
每年,文化宫都要投资100多万元进行设施改造,使文化宫的场地扩大了3000多平米,创建了十多个文化协会和体系,为文化宫增添了不少新颖的文化项目,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回报,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先进的文化阵地。
曹建成主任告诉记者,文化宫的存在有别于其它娱乐行业,它是块坚持社会公益事业和传播先进的文化的阵地,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创收——发展——更好的服务,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最佳结合。目前,文化宫的日常活动项目达三十多项,重大节日和周末文化夜市达到50多项,年开放率达100%。同时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辅导班、文艺演出,棋类比赛等,新、奇、乐、美小型多样贴近时代精神的各种活动,吸引了广大职工群众。成立了艺术学校,各类协会和艺术类考级中心,职工艺术团、合唱团、儿童艺术团、美术中心,职工棋院常年活动在各地区单位,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承包了西安市职工旅行社,与北京建立了考研网络合成班,形成了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互动。并且免费为下岗职工举办了电脑打字,服装设计,缝纫等专业技术培训,为他们再就业创造了条件,发挥了文化宫的价值作用。
目前的小寨文化宫在全省、全国都有很高的声誉,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小寨工人文化宫的品位,曹建成主任表示要把该宫建设成为具有代表西安标志性的一流文化宫。记者相信,他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小寨工人文化宫将是西安大文化的基地。
(刘冰 张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