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糖精哲学”何时了

2023年10月16日

□文/桂红亮

玫瑰好看,却有刺。

还是文人聪明,种花不种刺。君不见时下报刊杂志的文章有几篇堪读?文学批评盛行“糖精哲学”,满纸都是鹦鹉学舌式的廉价称颂。一些被誉为“后现代”派的作品,朦胧诗,明明小儿强作解人,堆砌词藻、缺乏思想,看后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我们一些批评家却不吝笔墨,打着“争鸣”的旗号,将之吹得像充了气的氢气球飞上天。就连被誉为“匕首”与“投枪”的杂文,针砭时弊也玩起了群龙见首不见尾,都拿一些早有定论的人和物作料,写点不痛不痒的短评。读者看后如隔靴搔痒,一点儿也不解“馋”。当然批评家、杂文家也有满肚子苦水要吐:现在的一些作者“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一般不给别人抓住辫子的机会。你想:一旦人家对号入座,与你对簿公堂,那多不划算啊!人生苦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挣咱的“润笔”,何苦去招谁惹谁?所以大家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种花不种刺,落个皆大欢喜。

于是“糖精哲学”大行其道,“老好人”吃香。此“秘笈”像万金油,随处皆可用,只宜心领,不可言传;一旦掌握,无往不利。君不见此风渐长,人心不古,虚情假意日渐风靡,不可谓不受此影响。“糖精哲学”的盛行,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的一种不正常心态。说穿了,完全是私心在作怪。此风实在要不得,他对我们的事业毫无裨益。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契诃夫曰:“与其为昏蛋称赞,不如战死在他手里。”诚哉斯言!

“糖精哲学”当休矣!

上篇:机遇是自己制造的
下篇:值得期待的梅婷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9/29/3142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