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29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吴仁宝“语录”与南街村标语 留下好作风也是政绩 婊子与牌坊 机遇是自己制造的 “糖精哲学”何时了 值得期待的梅婷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机遇是自己制造的

□文/隋冬

时下,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抓住机遇。似乎机遇是现成的,不管是谁,只要把它抓住了,就有好日子过了。“机遇”二字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抓不住,就再也无法复生了。更以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旦失去了所谓“机遇”,就不得了。

其实,机遇到底是实的还是虚的,是溜走了还是仍存在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市场中,有人以“机遇不再”为现成的理由,而得过且过,固步自封,不思开拓创新,直落得个渗淡度日的败局。与此相反的是,在那些善于开拓进取者的眼里,机遇从来就不曾失去过,只要用心去找,市场处处有机遇。

就说朋友慧吧。她20年前因所在的国企企有每况愈下,便自行离职。先是不顾周围的冷嘲热讽在火车站给人擦皮鞋,一年后又在大伙惊异的目光中,用擦皮鞋积攒下的钱买了辆机动三轮车跑运输。再后来,她又滚雪球般地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出租车、第二辆、第三辆出租车。到去年上半年,她共有12辆出租车日夜运转,她的“诚信出租车公司”在本县已小有名气,她本人也成了令人羡慕的“大老板”。

而与慧同时进厂的宏,他在厂时没学到什么热门技术,下岗后,也没有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所以他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每个月就靠几百元的下岗低保金糊口。

对于慧来说,丢掉铁饭碗之后同时却拥了一片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而对于宏而言,一旦离开企业这棵大树,他就失去了一切,只能坐等上岗的“机遇”。在宏眼里,政府能给安排个理想点儿的工作才是最大的出路和盼头,至于摆摊做生意,自谋生路,他压根想都没想过。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身处逆境之中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14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做化学试验,一瓶药水因火车震荡掉了下来,并发生火灾,列车长气得要命,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记耳光,结果,爱迪生的耳膜被这一记耳光震破,他因此成了聋子。

成了聋子的现实让爱迪生一下子深陷困境,但他没有抱怨和消沉,反而更加勤奋钻研。他后来的发明无数,仅获专利的发明就有1328种,其它未去申请专利的发明还有2000多种。

爱迪生对自己是个聋子的现实并不介意,因为在他看来聋子也有聋子的好处:“聋子很好,听不见别人的闲话,少生气;听不见别人的谗言,不会骄傲。”

的确,不生气、不骄傲,是一个人很难拥有的美德。爱迪生却因为耳聋反而比较容易培养这种美德。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负面东西,比如暂时的失业、身处逆境等等,常常不是因为个人的工作能力等自身原因造成的,更不是凭自己的微小力量而一下子就能改变现状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从自己能力所及的方面入手,一步步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走下去呢?一味不切实际地抱怨、观望、等待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机遇”,倒不如认认真真地干点实事为好,最起码,我们的心情是愉快而充实的。要知道,那些效益好的企业或那些事业有成的人,从来就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了比别人多的“机遇”使然。

所以说,能不能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其中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所谓“机遇”,本来就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