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东
从经济学上说,婚姻是一种交易行为,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可以用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来衡量。人们选择结婚是因为婚姻能提供比单身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交易行为中,我们付出了自由、时间和金钱,得到了精神的寄托、规模效益(集中体现在吃和住上)、更合理的社会分工(让男人和女人各自做他们擅长的事),还有可爱的孩子,以及更有保障的生活……好的婚姻都是投入小于产出的,最起码是投入不大于产出。
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也要讲究自愿、公平与对等。世人看一个婚姻是不是完美总是把当事双方放在一个天平上,一方的青春、美貌、聪明、温柔要有与之相应的金钱、地位、智慧、家世来匹配。双方如果半斤八两,我们就称之为“郎才(财)女貌,佳偶天成”,如若不然,我们会说一方赚了而另一方赔了,而赔的一方总有一天会后悔。
其实,如果一个小女孩愿意用甜美的糖果来交换小儿书,那是因为她从中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而为了追求华服美食、香车别墅而甘愿嫁一个半老头子的女孩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没有什么要厚此薄彼的,我们既不必颂扬精神满足而鄙薄物质上的满足,也不必耿耿于怀于物质上的付出而忽视了精神上的得到。如果把这两种满足都视为一种得到,一种产出,那么对当事人来说,成功的婚姻就是你运用了自身的优势资源交换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婚约在缔结之初,当事人无不认为是桩划算的买卖,因娶了一个离了婚的美国女人而丢了王位的英国王子并不比做了皇后的灰姑娘傻。
婚姻关系的脆弱和易变也源自于维系婚姻的多种变量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金钱、地位、年龄、外貌这些都是变量。当这种变化发展到严重威胁到等式两边的平衡,原有的秩序就会被打破,或有新的因素加入进来以维持这种平衡。即使是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在双方的变化方向一致,速度接近的时候,婚姻的存续也需要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有一本教女子如何约到金龟婿的书曾经在欧美畅销一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想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的女性为数不少。谁说那些一步登天的姑娘们是不劳而获者?为搜集符合条件的男子花费的时间、精力,因等待而付出的机会成本,投资在化妆品和衣物上的钱,甚至为使自身更有魅力进行的修炼(钢琴、绘画、插花、烹饪),这些难道不是她们的投入?婚姻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居然常常希望应该多多鼓励灰姑娘式传奇的产生,这样可以使整个社会财富分配得均衡一些!
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婚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共产合作社,更是一道二元函数方程式,当然解出的X与Y很少会是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