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是我省实施火炬计划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我省火炬计划按照“创新和产业化”的方针,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我省实施火炬计划的战略高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已初具规模,高新区成为全省发展火炬计划的产业基地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从1991年建立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今,短短十几年时间,西安、宝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咸阳、渭南两个省级高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仅2002年,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技工贸总收入就达635.5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97.8亿元,进区企业5228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0余家,超10亿元的企业12家。
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企业资产总额稳步上升。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有优势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如东盛集团、海星集团、开米股份公司、必特思维软件公司、咸阳步长制药公司等。部分企业已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据悉,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65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867项。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