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实验林场是一个长期以营林管护为主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1991年以前曾因经费困难、基础设施较差,生产经营在低谷徘徊,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场以书记兼场长赵斌健为首的领导班子,认识到林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管理是基础。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挖掘人才,遵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逐步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资分配及劳动用工管理进行了完善和改革。
他们打破工人、干部界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各单位领导配备上,本着精减、效能、同意的原则,减少领导总数,实行主要领导党政一身兼,并先后选拔30余名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增强了企业活力。财务管理上实施分灶吃饭,划小核算单位,严格成本管理,根据各单位的实际,分别分类实行了经费补贴,自收自支,定额上缴等制度,打破了大锅饭,平衡了内部管理,促进了创收积极性。工资奖金分配适当拉开档次,并向脏、累、差工种倾斜。在劳动用功上,内部试行了待岗制、招聘制、上岗证制度,推行了过失下岗、择优上岗、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用工机制。积极鼓动干部职工业余自学、边干边学,还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步骤地组织职工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场领导班子还坚持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各类人才关心和帮助、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对每个干部的任用和培养,不偏听、不偏信,为全场人才潜能全面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从1993年起,该场先后办楼林简报150多期、宣传材料60期、黑板报120期等开展多渠道宣传教育,并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对职工进行了爱党、爱国及爱场教育。
十多年来,该林场在确保工资发放、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多渠道为职工谋福利。现已建设了住宅楼56套,2003年还计划再修建24套,全面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并多次投资改造职工生活区基础设施。他们还不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出资为职工进行疫苗注射,除确保“两费”按时发放报销外,该场每年安排资金对离退休职工进行慰问并组织老干部出外旅游,对困难职工进行资金救助工作展开后,该场领导班子成员与困难职工开展“交友帮扶”活动,促进了困难职工摆脱贫困的步伐。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在经过长时间的拼搏、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干部职工凝聚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林场总资产由1991年的200多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6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也由1991年的2016元增长到2002年的13300元。与此同时,该林场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累。场团委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红旗团委”,场部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多年保持周至县级“文明单位”称号,场长赵斌健同志还获得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等多项殊荣。
全国两个文明建设新一轮高潮已经到来,而已经走上了林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前列的楼观台实验林场,必将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在林业发展史上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 石林 汪砺锋 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