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汉滨区恒口小学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始名岭南书院,民国二十二年更名恒口镇小学。学校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900余人,在岗教职工70余人,专任教师学历、岗位合格率100%。学校各种设备齐全,设施完善。校园布局井然有序,绿树红楼交相映辉,通道花草赏心悦目,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天地。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恒口小学以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悠久的人文历史而颇受人们关注。在这片沃土上几代人经过荜路蓝缕的开发和辛勤的耕耘,不但壮大了学校的规模,而且使数以百计的萃萃学子从这里开始展翅高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任校长现任校党支部书记王崇安同志几十年孜孜致力于教学,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育人园地。他善于从长期的工作中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上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待人宽容大度、事事总替别人着想,关心教师的疾苦,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他认为管理是科学,而学校的管理则又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多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学经验。在加强队伍建设、文明建设、教育与教学改革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学校进一步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继往开来——开拓进取谱新歌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人类和发展要求教育也要紧跟时代脉搏,否则就会如江河行船不进则退。曾有辉煌历史的恒口小学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度发展滞后。以王仁富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重重困难不等不靠,带领全体教师勤奋工作、改革创新,狠抓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为再创恒口小学的灿烂,点燃了熊熊的四把大火。第一把火烧毁了学校的脏、乱、差。由于学校地处街道中心,校门外小吃点叫卖声不断,校园内果皮纸屑比比皆是。本着治校先治乱,改观育人环境这一工作思路,校委会经过认真探讨,研究制定了治脏、治乱方案。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把火烧旺了人心。针对学校教育质量滞后的问题,及时召开“苦教苦学,严格管理,质量立校,再创辉煌”的师生动员大会,号召师生振奋精神,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千方百计提高质量。第三把火烧正了“五风”。通过调研酝酿后召开了校务扩大会议,作出了勤奋务实,扎实工作,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会和工作作风的决定,制定了师德修养“六做到”,要求每位教职工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对师德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与奖惩、晋级和年度考核挂钩。为了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变教好教坏一个样的状况,学校重新制定完善了《教学质量奖惩规定》,做到规定明确、职责到人、奖惩兑现。第四把火烧活了课改。针对学校教研教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连续两次召开课改教研会议,分清形势,研讨教改情况,确定专题,落实责任。校长带头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抓重点、攻难点、集思广益、深入探讨,促使课堂教学上了水平、出了效益。在今年4月中旬的一年级语、数、体、音、美5节新课改示范课活动中,受到了外校听课老师与区教研室指导老师的高度好评,收到了种玫瑰得花的效果。校领导以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与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的管理及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使恒小由此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精绘蓝图——风展红旗美如画
变化和崛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恒小又制定了新的目标任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区级、高级文明单位和示范学校。加大加快学校发展和建设力度的步伐,弥补普九的空缺项目,缩短与城区名校的差距,力争在一年内建成综合楼、教学楼一幢,两年内征地6—8亩,新建学前幼儿园与校园单设,三年内新建操场和厕所两个,全面绿化、美化、改修校门。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把“以提高教学质量求生存、提高办学效益求发展,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靠我发展,我靠学校生存”的思想作为办学宗旨,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教学环境,迅速掀起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社会全力配合的良好风气,力争使教学质量上升到城区小学前五名,农村小学第一名。同时抓好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力抓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继续推行和完善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领导干事校长任命制和岗位责任制,实行教师向自己的级组教研组部门负责,在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学校行政领导包组负责制,下级向上级负责制,全校教师和副校级以下领导向书记校长负责制。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后将实行教师聘用制、工资结构挂钩制、领导公开竞岗聘任制、目标任务岗位制、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用人制度的改革。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和完成任务,学校还制定了切实可行10条方法措施,力争两年内使校容校貌大改观,三年跻入名校行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为了托起初升的太阳。恒小人的汗水将化作沥沥春雨,滋润校园片片新绿,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浓墨重彩书写新的篇章。
本报安康记者站 唐登林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