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闲话“消闲”

2023年10月16日

□文/张勇

实行“双休日”后,“大礼拜”引发的话题,曾使人好不激动过一阵子。现在想想,当服饰流行“消闲”的时候,“消闲”只不过是一种款式;而如今,人们议论这个消闲,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个部分。

关于“闲”字,《辞海》里解作木栏之类的遮挡物。上古的时候,没有房门,晚上睡觉,用木栏之类的遮挡物挡一下就是了。后来,“闲”字又引申为范围,进而有限制、约束的意思。比如,赋闲在家,便成了一种不做官、不做工的处境。然而,时下是要消遣、享用一种无拘无束的闲适,既要在家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读读书报,也要出去溜达溜达、跳蹦跳蹦、游历游历。在时空上,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但是,有闲空却不一定有闲情。出去购物吧,贵的买不起,贱的不想买;与朋友搓牌吧,输起来没完也坐不住庄……更嫌“时间就是金钱”——挡不住的诱惑。有点儿空闲还想摆弄几下笔头,发几篇文章,或干干自个儿想干的干活,如此,岂还有什么闲情?没了闲情,有闲空也不闲在了,如何谈消闲?说到这儿,或许有人有一种结论,好像要消闲就得有闲钱,有钱才会有闲情。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够消闲的了,但也得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话是有些道理的,既是消闲,就要消费。钱多一点消费面就宽一些;钱少一点消费面就窄一些,消闲的活动就拘谨一些。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尽管不能住别墅花园,农家小院不一样有“斜阳杏花飞”、“饭香时节午鸡啼”的景致?尽管不能去旅游度假享受高消费的娱乐,在街头公园楼下对垒下棋、打牌挖坑、或架鸟笼子什么的,不一样其乐无穷?显然,只要还没有到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步,消闲的专利就不要放弃。

其实,消闲并不只是身体上的一种放松或保健,主要的倒是精神上的休息和保养。因而,消闲也就并不只是一种活动,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一种修养。思想缺乏一定的修养,也难有真正的闲情逸致。诸葛孔明有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实,非淡泊、宁静,也无以消闲。比如,有的人学佛、打坐、练功,有意想入静。表面看,两腿盘坐,闭目养神,不言不语,好像进入了“静”的境界,其实未必。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没有一定的修养,那是难以心无挂碍的。心神上的安静与否不一定能从外表显露出来。一个人的心境如果真的能够入静,就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也就有了生理的健康。在这种心境中消闲,才是有效的和有意义的消闲。

一个人有了闲空,有了闲情,可以消闲了,往往以为不需要学习长知识了,这其实是不对的。消闲也是需要学习的。如果琴棋书画都略知一二,可能就不至于到龄退职以后那么寂寞没事干。“老去读书随意却,醉中得句若飞来”,那是怎样的一种乐趣!

上篇:男人下厨房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1/19/3209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