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在总体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的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和先开缺陷等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专家们认为需内外施力共同解决。
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课题组的研究分析认为,目前民营经济单靠数量扩张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全局上继续保持数量加速扩张的同时,一大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将进入产业结构全面调整优化升级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阶段;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所有企业都要面对技术、人才、质量、品牌、文化、信用等全面竞争;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有企业活力大大增强,外资经济非常活跃,内资民营企业面临的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
在自身缺陷之外,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外部环境障碍。如“恐私、怕私、惧私”的传统观念仍在束缚人们的手脚;私人财产的保护不完善;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水平偏低;民营经济在一些地区和行业比重仍然偏小;所有制结构调整没有完全到位,各地民营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优势互补没有实现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去克服,需要企业自身和全社会内外施力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