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限制“债老板”的高消费

2023年10月17日

从古至今,我国民间就流传着“账多不忧,债多不愁”的消极说法,深刻地影射了那些负债累累,不思谋还债,而整日花天酒地,浑浑噩噩的人。日前,石家庄某法院的一道禁令,却为这些昔日 自以为是的拖欠大户套上了“紧箍咒”,勒令他们“闻过即改”,把主要精力放在清还欠账上。

《工人日报》报道:石家庄某法院做出裁定:8名长期欠账不还的厂长(经理),6人被限制出境,2人被限制高消费,并向社会公布了名单,请公众监督。按法院裁定,这8人不得住宿高级宾馆,不准乘坐高级轿车,不准在娱乐场所进行高消费活动。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就是有那么一些“龙头老大”企业为了个体利益,无视市场经济“游戏规则”,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恶意实行“大鱼吃小鱼”的寡头政策,无端利用拖欠、截留、扣押、滞纳等手段,制造“三角债”、“多角债”,将一些中、小企业拖瘦、拖垮、拖死;于己,则毫发未损、寸毛不伤,照样我行我素,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然而,目前石家庄的一纸禁令,从根本上触动了负债老板的神经,遏制了他们蓄意拖欠的本质,使他们不得不积极筹资,制定还款计划,尽快清欠。

从石家庄限制“债老板”的高消费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竞争,而且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去,各企业之间的业务来往和经营联系也也愈加频繁,所涉及的利益冲突也愈加尖锐。如果我们的企业之间都无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形成不正当经济纠纷与矛盾,必将会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必将会造成企业之间债务日积月累,积重难返。石家庄首开先河,痛下决心,强制欠债老板清还债务的做法,无疑是一声响亮的警钟,为企业清欠拿出一剂良药方。

(刘章建)

上篇:台东近海发生7.0级地震
下篇: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12/200312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2/11/3266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