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融入大环境才有大市场

——长安航空公司崛起的启示

2023年10月17日

凡以前了解长安航空公司,而现在再次了解她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喜与振奋。今年1至10月份,该公司完成总周转量7361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0.313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再次大幅攀升。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长安航不仅彻底摆脱了困境,并且顺利地实现了由传统国企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快速转轨和平稳过渡。目前,在西安、西宁、银川、太原和内蒙古境内机场,长安航空运营的航班量超过50%,市场份额三分天下有其一,每周航班量达500多班,一跃成为西北航空运输市场的主力军。

这一改变,源于2000年8月海航集团与长安航空公司顺利实现资产重组,这是民航总局提出组建三大航空集团后,地方航空企业之间的第一次合并案例。

长安航以5000万元人民币起步,重组前拥有7架运七飞机,总资产2亿元。长安航成立后,长期面临着生产基础设施差,资本金严重不足的窘境,运七越飞越亏,连续8年亏损,靠政府补贴维持运转。从加拿大引进的冲八飞机,在合同即将到期时,5亿多元的购机款仍无着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长安航同海航正式“联婚”,改制为海航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变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老长安航是百分之百的国有资产,重组后它只占13.84%的股份,海航股份和海航集团占86.16%的股份,而海航大部分为民营股与外资股。重组使出资人真正到位,企业法人财产权落到了实处,实现了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同海航“联姻”后,长安航很快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具备了多种优势。在规模上,共运营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多尼尔喷气式客机24架和冲八涡桨式客机3架,波音737飞机4架,组成了国内最大、最年轻的支线航空飞行机队;在资本上,资产规模由原来的2.5个亿增长到了11个亿;在业务竞争上,经营国内航线130多条,航空网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而引进波音737飞机投入运营结束了我省没有波音飞机的历史。

长安航重组不仅为民航的集团化改革探索了有效途径,还对西部地区国企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深刻启示。

启示之一,企业重组必须优势互补。长安航在支线航空市场潜在的资源优势,较小的负债率,正好符合海航集团“低成本大扩张”的愿望,而海航良好的体制机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及层次少、高效率的工作作风,也对长安航有极大借鉴作用。

启示之二,企业重组实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新组合调整,不应受到地方和国家等身份限制,谁的素质全面、发展能力强、有实力,就由谁来牵头重组,由市场决定企业定位。 (张斌峰 倪秀学)

上篇:没有了
下篇: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2/11/32662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