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商场、家电柜台乃至电器专卖店彩电柜台的人骤然多了起来,彩电一下子热销起来,国产彩电尤为受宠。
笔者在莲湖路一家电器专卖店看到,其专营彩电的楼层顾客爆满,国产彩电销售火爆,某款售价1899元的29时彩电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售货小姐不失时机的宣传说,商场重新开业不久,搞活动,这款机子一下子优惠了300元。便宜真是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回想起1997年花了1750元购买了一台21时长虹彩电,徘徊在彩电柜台的郭先生至今心疼不已。他下定决心买一台29时国产纯平彩电。如果说图便宜是一种消费心理,那么双节的临近又是引发彩电热销的一大因素。在北大街另一电器连锁店,笔者发现,选购彩电的人依然很多。来自西安二府街的朱先生说,快过年了,给家里再抱台彩电,以解选频道之争。据几家大型家电专卖店售货员透露,这几天,彩电销售率比平时多1—2成,尤以国产彩电火爆,这与国产彩电良好的性能有关。
笔者还了解到,不仅仅是价格和双节临近影响到彩电销售,部分消费者依据媒体的预测,在搞“提前消费”。前不久,一则有关电视模拟信号改数字信号的消息一经播出,一些消费者提前动手更换电视,数字电视贵而少,不如先买个新型号的普通电视,到时再加个机顶盒,便宜又实惠。这类消费者大约占新购彩电者的20%左右。媒体的消息常常统领消费动向。笔者在几家大商场彩电柜台观察到,近日,有关彩电价格明年会涨的消息才见诸报端,便有消费者进场消费。南郊一大学教师买彩电时声称,看了某媒体的预测性报道,感觉还是趁早买一个价格便宜的好。
其实,不论彩电价格是否会升,理性消费最为重要。如果仅是为了图便宜而买回一个效益不大的便宜货,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