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君
据新华社报道,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浙江省将成立专门的机关效能建设机构,对机关干部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和政令不畅等现象进行治理。
新年开始,各地就频频传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各种与此有关的措施也在推出。这是一个良好的并端,也是实践服务政府的重要举措。
要从制度建设上把治理机关病的工作引向深入,最终要靠制度解决问题。在制度建设上,应当首先注重铲除产生机关病的制度基础和条件。如果不是这样从制度根源上入手,而是只热衷于今天成立一个机构,明天再搞一个办公室、领导小组,想通过这些机构来达到改进机关作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恐怕是收效甚微的。
要改进机关作风和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根本。现在的问题是,政府、行政与社会、个人的关系没有彻底理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范围和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到位。不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政府管的事情太多,行政效率肯定是不会高的。所以应当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到重要和首要的地位上来。
行政公开是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克服涣散现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过去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其实阳光也是克服机关病的一剂良药。办事标准不公开、办事程序不公开、办事结果不公开,法律制度以外另外增加内部条件的标准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就是为机关病产生的土壤。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暗箱操作才会使权力掌握者高高在上,而高高在上的官员是不会有什么服务意思和作风的。所以,应当大力推行和建设行政公开制度,从制度保障上让一切腐败、涣散、官僚现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们不能把机关自身监督的作用看得过高。相反,社会监督、老百姓的监督才是我们应当着力建设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