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快乐的根源

2023年12月19日

口文/姜桂华

一个人的快乐与否,不是金钱、名利、青春、美丽这些外在的拥有,而是内心的充实丰盈。

财富、地位、美貌,或可满足某些虚荣的感觉,但是那种满足感,却总是短暂易失的。往往是你得到拥有的同时,那快乐便已经散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过如此的乏味。比如我们很渴望买一样东西,朝思暮想,越得不到越渴盼,终于有一天,存够钱,把那样东西买了回来,变成了你自己的之后,所有想、盼都成了事实,照样应该欣喜若狂才对,然而事实上,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这原因很简单——想象中的快乐,永远超过实际上的快乐。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而且是个越喂越大的无底洞,永远是得陇望蜀,填不满的。因此,想以满足欲望为快乐之本,那只会一辈子沉陷在痛苦的挣扎中,一辈子做欲望的奴隶,永远不快乐。

中国有句俚语说得好:“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同义话则是:“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要真正的活得快乐,“无求,少欲”应该是第一的。再其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内在的世界,最后则为有能够说话的朋友,包括你说对方听得懂的朋友,也包括对方讲而你能够完全明白的双向交流。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繁琐不快的事情,引发出各种不快的情绪,这些情绪要是得以借适当的管道抒发出去,心头的压力便得到释放,否则积在胸中不仅不舒服,甚至会伤害身体。

常听很多人感叹,没有人了解他,没有人可以谈心,可与人言无二三,有这种感叹,基本上多半是自私,只想自己,心里只有自己的人。平时不关心别人,又怎么能奢求别人的关心,平时不帮助别人,当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从来没有耐心聆听别人讲话的人,又怎么奢望人家听你诉苦?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关系更是互动的,要想别人怎么对你,必须先那样待人。天底下除了父母的爱是单向的不求回报的之外,其它的情谊都是建立在平等互惠之上的。

因此,当你觉得常有“心里的话讲给谁听?”的感叹时,这其中透露的信息,便不是“知心无一人”,而是到了该检讨自己做人成败的时候了。这也表示属于你的世界原来是那样的贫瘠,一无所有。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这不是人间世态炎凉,而是你平日付出的太少啊。

上篇:义工
下篇:壁龛装饰艺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3/200403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01/3454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