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3·15”来临,在这个以给“上帝”维权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日子里,诸多投诉中,通讯,依然是众多消费者评出的主要对象,无论是“捆绑销售”的连环套,还是无法拒绝的垃圾短信、真真假假的“优惠促销”……这一切在利益趋同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说他违法,但又无任何相关法律对他限制,说他合法,消费者的权益却实实在在的受到侵害。现实中,在通讯行业高技术的门槛前,在法律的空隙中,消费者即使付出了不少“冤枉钱”,面对着自己那张人家已在上面做过“手脚”的话费单,也实在没有底气说“不”。被尊为“上帝”的人群,却成了被宰羔羊。诚信,这个商家的基本道德准则,竟然成了目前通讯行业中的难以逾越的“最高门槛”。
电信,捆绑销售连环套
捆绑销售是电信推出的一项优惠促销方式。据咸阳市电信营业部的宣传材料上讲,只要家里有一部固话,即可免费赠一部小灵通,包月话费68元,可将话费消费至128元,超过部分按60%收取。该市一棉纺厂的柴先生办了一个,月底欲将小灵通话费报销时,发票上电信局只给署家里座机号码,单位不给报销。要停固话,电信局说,捆绑机子不能停。无奈之下,柴先生只好改成电信推出的又一种叫存款赠机的项目,先存1600元,然后再分帐出具票据,可存人一段时间后,开出的缴费单依然又是两机一张票,不能报销。第三次再去,又说要变成预存话费才能分帐。柴先生听信营销人员的口头承诺,一件小事,连跑数趟,还生了满肚子的闷气。为了包月68元,如今被人套进去本不想提前支付的1600元,中了捆绑促销的连环套,还无法说出口。
手机:垃圾短信机主买单
尽管“中大奖”、“办证件”、“发短信交友”等等骗人的把戏,明知在诱人人瓮,但又使手机用户无法拒绝,更可怕的是,作为营运商的联通竟还和某些网站勾结,合伙诈取消费者的钱财。柳先生是联通的忠实用户,春节后的缴费单上,突然多出近30元的短信费,到西安西一路营业部费尽周折查询得知是上海一家163网站的付费短信所致,令柳先生费解的是,他一不发、二不收短信,又从未和该网站联系过,何来如此可称垃圾的无用短信,而且还让他付费。看在柳先生是某新闻单位工作人员的份上,联通公司答应所收短信费给予免除,将多收的钱转入下月话费中,但这种本能通过技术屏蔽保护消费者的渠道,却成了网站与联通搭建出的敛财手段。又有多少用户掉入陷阱之中。
铁通:一字之差的概念欺诈
铁通是通讯业的后起之秀,以其低廉的座机月租费、通话费而攻城掠地迅速争夺了不少低端消费用户,其营销方略更是后来者居上,胜出一筹。张女士为西郊一退休职工,多年的电信固话用户,几月前铁通营销员进入该福利区,宣传说:“安装铁通电话座机费每月15元,网内互通不收钱”。张女士便介绍附近的亲戚朋友都换成铁通,谁知一月下来铁通之间的话费依然分文不减,相继到总部查询,原来人家合同上是“网间通话”,而不是“网内通话”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但谁又能说得清:1—100的网间号空间和范围,又怎样区分和切割费用呢?概念上含糊的欺诈结果是,虽然商家诚信指数下降,但实实在在又“网”进一批用户和滚滚的财源,使称之谓“上帝”的人们不得不低下头来。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