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15日
综合新闻
02

百姓眼中的3·15希望变成365

今天又是3·15,在这个切实为广大消费者维权的日子,老百姓是如何看待3·15的,他们又有哪些企盼呢?“希望3·15变成365”。这是记者在随意采访多位普通市民时他们共同的心声。

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特别关注,所以今年的3·15老百姓对政府及执法部门的要求和企盼更多、更实在。西安市总工会信访办主任冯桂萍说,我们企盼天天都是3·15,在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越来越隐蔽的时候,老百姓不需要形式上的东西,需要实实在在的打假维权,3.15搞活动是必要的,执法部门更应该将3.15的精神贯穿到日常的工作中,严管重罚。长安区林业局职工张三民说得更为干脆:“老百姓企盼将3·15变成365”。3·15的相关活动年年都搞,消费者在这天也显得扬眉吐气,但对消费者的维权不应只在3月15日这天得到充分体现,应该在一年365天中都得到具体体现。

 执法不严,打击不力是老百姓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西安朝阳仪器厂退休职工赵德铭在接受采访时说,新闻媒体经常曝光一些坑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但执法部门有时连个回声都没有,特别是一些同类型的事件,今天打击了,明天仍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诸如发生在消费领域的许多事实都说明执法的不力和不严情况的存在。如对卖假货、坑蒙拐骗的流动摊贩不仅仅是赶一赶、罚一点钱的事,而是要穷追猛打,罚得他们倾家荡产才是。西安市公安局巡警二大队民警向新建说,3·15期间单位常常注重向消费者宣传法律政策,或向消费者传授防假辨假知识,却轻视依法为消费者维权。当某方面频频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一些执法人员竟然说是因为消费者维权知识贫乏、维权意识差或不敢维权造成的。面对商家或制假售假团伙,个体的消费者都处于孤势地位,他们就是通晓法律知识、懂得一些识假常识,但如果执法环境不好,消费者自己维权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面对3·15,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更为重要的是执法部门要有所作为,坚持常抓不懈地严厉打击各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