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永不服老文/刘学文

2023年12月19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这首不服老的千古绝唱,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事业而奋斗终身。作者曹操在诗中引老骥自比,这种老当益壮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些老年人说:“老了,不中用了”、“越来越糊涂了”……人未老,心已先老。是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生理机能将逐渐衰退,新陈代谢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必然导致机体功能的下降、免疫力降低、体质减弱、多病及心理功能衰退等症状。同时,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肠胃消化功能等也会下降。因此,老年人不宜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不能像青壮年那样冲锋陷阵了。

但是,承认这个现实也并不意味着“服老”。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至老年,各种机能的衰减并非等齐的,各人变化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如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在老年时还能有所发展,大脑储存的知识也会随岁月而增添。并且老年人由于阅历广、经验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精细程度,对复杂事物的洞察力以及对错综复杂事物处理的练达程度等,与中青年人相比毫不逊色。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在百岁高龄完成了第二部医学巨著《千金翼方》,英国的达尔文70岁以后才完成《植物运动能力》等著作。这些事例充分说明,老年人的智力和体力并未完全衰退,只要发挥得当,他们能为社会增添财富、作贡献。

真正的不服老,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可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传给年青人,并帮助他们出主意、当参谋和顾问,使年青人的工作少走弯路;可以参与关心教育下一代活动,为青少年作报告、讲故事;还可以写写回忆录、上老年大学等等。

不服老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可以使你早日摆脱离开工作岗位后所产生的失落感,尽快找到昔日的自我,重新享受生活的乐趣。

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自豪地说:“我永不服老!”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素食的利与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3/200403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15/3459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