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排水系统不善、设计不到位、基层强度不够等病因,修通还没有多长时间的210国道延安段,现在却要投入9500万元进行整治。在此我们最为关注的是:谁来为这一惨痛代价买单!
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热火朝天,三秦大地到处都在修路,由于盲目施工和不规范操作,许多公路还没有通车即被返工,或者被水毁,或者造成“瓶颈”路段,不合理施工使得公路建设造价大大抬高,而这一切,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问题暴露出来了,领导重视了,专家们经过“会诊”,找病因,开“药方”,亡羊补牢,虽未为迟也,可为了“补牢”,国家得多掏9500万元。那么,为何在修该公路前未请公路专家们“会诊”,或者当时的会诊怎么不仔细呢?这些问题现在似乎没人追究,因为掏的不是私人的钱。反正一切的“失误”,自有人“买单”。可这一切合理吗?面对不断出现的人为“失误”,国家究竟得买单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