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突破所有制“神话”

——西北橡胶总厂以退求进解国企改革难题

2023年10月02日

参加完厂职工医院股东大会,西北橡胶总厂胶管分厂张建悬了一年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年前,经不住工友们在厂内四处投资坐收红利的“诱惑”,张建怀着忐忑的心情,拿出1万元参股职工医院,不料竟得到2098元的分红,“比银行利息足足高出十几倍”。张建高兴地说。

如今在西橡,像张建这样的“职工股东”不下一千名,不少人每年的分红收入比工资还要高,这一切,缘于西橡近年来大面积自下而上的改制,给包括职工股在内的资本流向创造了多种选择。

(一)

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企业大而全,西橡也是如此,除了主业,三产、后勤及辅助部门达到近20个,600多人,每年仅工资费用就达500万元以上。沉重的辅业包袱一步步将西橡拖向死亡,主辅分离、轻装上阵成为保主业求生存的惟一手段。在此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西橡陆续对子校、医院、幼儿园以及实业公司、建安公司、食堂科等辅助部门的工资逐步剥离,每年从15%到35%,最快的三年剥离。事实上,西橡的剥离不是简单地甩包袱,而是在筹划调研的基础上,对剥离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大量吸收以职工为主的非公有资金,使其达到控股经营。

西橡职工医院原来只为职工服务,设施简陋,工资费用吃大锅饭。从2001年开始,西橡职工医院率先实行改制,先后吸收职工及自然人投资300余万元。有钱之后,一座4000平方米的五层住院大楼很快建成,2003年,西橡职工医院年收入首次突破300余万元,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分离出的职工信心大增,职工及社会自然人的投资回报也落到了实处。

医院的改制成功,给西橡的系统化改制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紧接着,西橡子弟学校先后吸纳非国有资金近400万元,建成一座4500平方米的新高中教学楼,使高中学生由800人扩大到1200人,成为咸阳市一座知名度很高的学校;西橡幼儿园改制后迅速发展到十几个班400多名孩子,老师全是幼师毕业,还在泾阳县开办了分园……

过去的包袱,经过一系列股份化,一个个全成了西橡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期困扰发展的企业办社会问题迎刃而解。一位在西橡招待所工作的女服务员说:“不管国有还是民营,只要能够给职工带来工作机会和收入就是好企业。

(二)

与辅助部门的改制平行发展,西橡针对企业产品杂、条块多、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本着“群体经济,个性发展,做强主业,激励搞活”的思路,不求形式,但求实效,看准一块,改一块,成熟一块,激活一块。 (下转二版)

上篇:新闻大看台
下篇:渭河行洪区违法林被清除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4/2004041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4/13/2219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