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商南茶的故事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张淑珍和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

2023年10月02日

□文/王金良

茶——已有千年历史。但对商南茶来说,她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青枝绿叶,含苞初露,带着春色,带着芬芳,带着雅气,带着热情,带着执着,在千家万户飘溢着清香,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

说起商南茶,人们总是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联系在一起。是她,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把本无茶的商南硬是发展成为商南的一项主导产业,为商南历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她就是陕西省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商洛人民至爱至敬的张淑珍同志,一名可信可学、可歌可颂的优秀共产党员。

九株茶树,注定了她一生的事业!

张淑珍,中等个儿,身体微胖。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办起事来认认真真。商南的山山水水遍布她的足迹,乡村的苗圃茶山叠映着她忙碌的身影。这位生在中州平原,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大学生,在60年代初自愿来到商洛山中,用人生最美好的40余载年华,谱写了一曲曲凝结着心血、汗水和生命的绿色乐章。刚来商南那年,她发现这里虽是贫困山区,但群众特别爱喝茶,“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1962年张淑珍到距县城50多公里的水沟乡搞幼林普查,在一块坟地里发现了9株茶树,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地认定:“商南能种茶,我一定要在这里培育出世上最好的茶叶,让商南人喝上自己的茶”。从此,张淑珍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茶,她曾顶烈日,一锄一锄地开挖试验田,一挑一挑地担水浇茶苗。

为了茶,她曾在隆冬寒夜茶山上的窝棚里听到过令人毛骨悚然的狐叫狼嚎。

为了茶,她曾经历了大雨滂沱,浑身淋透险被洪水卷走的惊人遭遇。

为了茶,她曾多次带病上山,饱尝过无数次试验失败的痛苦。

为了茶,母亲病危,妹妹连拍3封电报催她赴开封探母,她却因进行丰产茶园试验忙得不能脱身。

为了茶,她曾一次又一次放弃了妹妹在开封、丈夫借调到西安后为她联系好的工作,死心塌地在商南“安家落户”。

茶园发展了,她却病倒了!

30多个春夏秋冬,300多座荒山开垦出来了,3万多亩茶园发展起来了,而张淑珍却病倒了!这位“商南人民的功臣”不幸患上了右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1990年10月,秋风瑟瑟,细雨蒙蒙,消息不胫而走。市、县领导来了,亲朋好友来了,茶农们来了。一颗颗红枣、一篮篮鸡蛋、一筐筐花生……送来“祝淑珍早日康复”的片片深情。

去西安治疗临行前的那天上午,张淑珍对茶业站的职工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这辈子啥也没干成,只搞了个茶叶,这一去,也许再也不能回来了,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茶叶事业搞好,茶叶发展了,我也就瞑目了”。

听着站长满怀深情和期望的话语,职工们流泪了,在场的干部群众流泪了,都暗暗地在心里祈祷:“好站长呀,您放心去治病吧,您一定会回来的”!

淑珍的手术做得很成功。病情稍有好转,又念叨起茶来。1991年4月,正值春茶采摘期,她不顾家人和医生的阻拦,从西安化疗回来了。她说:“茶叶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淑珍在家人和副站长刘宝柱的搀扶下,步履维艰地爬上茶坊茶场。

茶农们见她拖着瘦弱的身体,头发、眉毛全脱光了,一下子围了过来,哽咽地说:“张站长呀,您刚做完手术,就这样不顾身子,您为了我们茶农,把命都豁到茶山上了”。

成立茶叶联营公司让商南茶第二次飞跃

种一片茶树,富一方百姓,这是张淑珍的人生追求。

1984年,一度出现“卖茶难、不赚钱,群众生气毁茶园”的严峻局面。面对市场的冲击,张淑珍毅然放弃了财政拨款,联合全县37个茶场,组成“陕西省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集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第一次在商南的产业化建设中形成了“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全方位为茶农服务,架起了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

转眼,已有20个年头,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先后研制出了获省优产品称号和中国西部“陆羽杯”名茶称号的“商南泉茗”、“商南仙茗”、“商南富硒”、“商南珍眉”等系列高中档茶叶,并使其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

张淑珍和茶叶联营公司,在改革路上洒下的一串串汗珠,换回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茶园面积由3万亩发展到6万亩,产量由10万公斤增长到40万公斤;产值由50万元增长到1800万元;实现利税120多万元,乡村茶场发展到105个,茶叶专业户4000多户,成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创特、保鲜,使商南茶成为优质名牌茶

跨入新世纪,“三个代表”思想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开发西部的号角震憾着每个人的心扉。年愈花甲的张淑珍老人再次绘制出以茶致富的蓝图……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商南茶,用先进的茶文化发展商南茶,用退耕还林让商南群众得到实惠。

2000年至2003年,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在她的带领下,三年时间实现了“山、田、林、路”综合建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使全县3万亩茶园成为退耕还林的示范园,小流域荒山治理生态园、无公害茶叶管理科技园。通过三年的科学试验,无性插枝种植技术代替了种子直播建园,扩建茶园三万亩,又一次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商南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北缘,是国内少有的无大气、酸雨、水源污染的自然区域,而且是国内少有的富硒、富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地带,茶叶生长周期长,营养全面,品质好。茶叶联营公司根据地域、地质、气候发展特色茶,从茶商品向茶文化延伸。2002年10月31日,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双山牌”商标,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乌龙茶和高山绿色有机茶2003年已试制成功,正择地扩大种植面积。

为能使消费者随时喝上新鲜茶,茶叶联营公司投资250万元的茶叶综合楼于2002年建成,年储存10万公斤400m3的茶叶保鲜库已开始运营,200m2的茶艺馆已投入使用,茶艺、茶道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着商南茶文化的魅力,以及商南人以茶致富的精神。

40多年,张淑珍老人经历了茶技术、茶商品、茶经营、茶文化、茶事业辉煌的人生历程,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130多项荣誉和奖励。1978年和1992年,她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英年雄心不已。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一班人的事业正在发展,他们的绿色论文还没有划上句号,还要继续写下去,一直写到茶绿拓展延伸时,写到茶农富裕小康时,写到茶乡经济腾飞时……

(作者单位:商南县总工会)

张淑珍向采茶姑娘传授采茶要领

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

茶中珍品——商南仙茗

茶中珍品——商南泉茗

上篇:中国餐饮业第一奇案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4/2004042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4/20/2222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