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小站访老铁

2023年10月02日

在神延线沿途采访中,记者从接触的铁路职工中发现,尽管这是一条刚刚正式开通的新线,但却不乏经历过南征北战的“老铁”。

在榆林以北有个曹家伙场车站,有位54岁的老站长高锡华,他面色黑红,陕北口音,带领5名职工坚守着这个沙漠环绕的过路站。老高19岁招工到铁一局新运处,当过扳道员、调车员、值班员,2001年10月从建站起就来到曹家伙场。他说这里的农户不种菜,附近又没有买菜的集市,职工们就用三轮车拉土“造田”。他们的菜园子里种有油白菜、豆角、西红柿、黄瓜,这不但解决了职工吃菜困难,还成了沙漠小站一个充满朝气的新景观。

牛家梁车站站长李新江祖籍河北,先后参加过阳安线、梅七线、西侯线的工程建设。神延线开通前夕,他带着当货运员的爱人来到塞外小站安家。这位严于管理颇具军人风度的站长,鼓励职工们学技术学本领,倡导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小站的职工宿舍里,记者看到好几位职工床头都装有电脑,一位叫孙大超的年轻调车员说,他的电脑是自己组装的,花了7000多元钱。由于站上支持,又有一位懂电脑的大学生给大伙当老师,他们站上8间单身宿舍,就有5台电脑。

记者从西延公司榆林分公司机关,到西沟、神木等车站的采访中,接触过的职工也有不少是从铁路建设部门转业过来的,特别是站、段的领导层干部,几乎是青一色的“老铁”。神木火车站党总支书记王清贤告诉记者,他们车站的33名职工中,只有两位带家属的,好在大家过去是干工程的,“苦惯了,”为开通神延线大家都能以事业为重,安心本职工作。他们站长韦崇善,一年回家探亲就是两三次,有时刚回家假未休完,有急事又赶回站上来了,真可谓是以站为家呀!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老铁路建设者这种为铁路事业走天下的传统作风,已在年轻一代神延线职工中生根开花。以神木境内凉水井站的青年调车长郭孝鹏为例,他原来是延安北站调车员,调神木前仅23岁,尚未成家,按理说这个年龄最担心的是找对象问题。但他主动请求上新线,到艰苦的大漠小站奉献青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和其他职工一道,克服风沙大、自然条件恶劣、任务繁重等困难,精心调车,以良好的业务技术挑起调车长的重担。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被西延公司授予“十大安全标兵”光荣称号。 (明烛)

上篇:动动彩票发行体制?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6/2004061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6/14/2238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