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轶
正当广大股民在股市连跌11周之后,看到大盘有一丝企稳希望之时,7月12日又迎来了一个黑色星期一。在空方汹涌的抛压下,深沪分别狂跌68.54和33.50点。江苏琼花以创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前无古人”的纪录,造出又一个“管涌”,使股市再次缩水,股民失血。
股海大堤何时不再现“管涌”。我认为,仅仅有谴责是不够的。它需要在惩罚力度上做文章。谴责接着谴责,“管涌”又是一个“管涌”。中国资本市场路在何方?众所周知,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因其公开才能透明,也因其透明而高效。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公信力。是否监管有力、鲜明到位、诚信守法、规范运作,做到股民利益无小事,决定着资本市场的生命力。
当江苏琼花以“前无古人,后淹来者”之势制造“管涌”,造成股市失血之时,我们再一次看到监管部门的谴责多么苍白无力,是敷衍了事吗?我们不禁要问,江苏琼花上市之前,审计部门的审计哪里去了?上市监管公司的监管哪里去了?
在一道道关口形同虚设,在一次次如此轻描淡写的谴责之后,一些利欲熏心上市公司的“精英们”在毫无威力的谴责之后,仍然遵循着“我是流氓我怕谁”、“圈钱就要黑心”的逻辑,面无愧色的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管涌”,创造着市值缩水缩水再缩水,股民流血流血再流血的“杰作”。我认为根除“管涌”仅有谴责是不够的,应追究监管、审计部门和上市公司老总的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只有遇到重大违规问题及时查处,并提请司法机构提前介入,使监管部门不敢有丝毫懈怠,审计部门不敢有丝毫马虎,上市公司不敢有丝毫违规,才能堵住股市“管涌”。昔日英雄黄继光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用生命去堵枪眼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尚福林同志你在那里?广大股民等待着你用身体去堵住股市“管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