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陕西省民营企业协会与榆林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在神木县召开了陕北项目推介与高新科技成果向民企转让洽谈会。
按照省民企协会会长安启元的说法,洽谈会之所以在榆林神木召开,因为榆林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神木县近几年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民企在其中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增长和稳步健康发展三个阶段。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77.85万户,注册资金85.26亿元。共有私营企业8.29万户,注册资本931.05亿元。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320多万人。私营企业中注册资本超过百万元的1.2万户,千万元以上的580户,亿元以上的15户,私营企业集团130余户。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已达到38.2%。
然而,在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一系列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很快显露出来,其中科技问题更成为了民企腾飞的拦路虎。就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由于科技知识淡薄、科技人才短缺、科技投入力度太小,企业的营运仍跳不出传统经营的模式,企业科技硬件和软件乏刀,产品科技含量低,投入多、成本大,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不好。
怎么办?省民企协会副会长姚生泉认为,根本出路是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兴企理念,实行科技创新,在技术上下功夫。把科技管理、科技创新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企业。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省民营企业协会适时运作召开此次洽谈会,以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榆林作出试点。在这个会上,全省十一个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向大会推介了本单位研发的科技项目与成果,有七家重点民营企业提出了自己的招商合作项目,有9家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通过具体协商,达成项目合作意向14个。
据了解,为了促使军工科研院所项目推介与高新科技成果更快地向民企转让,继榆林之后,省民企协会还拟在我省其它地市举办类似的洽谈会,以期从根本上打破民企科技力量薄弱的瓶颈。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