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20世纪初发祥于上海,在沪的洋商们起初企望以西洋画片推销其产品,然而收效甚微,于是便改用适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突出民俗内容的画片,并配以中西对照的年历或西式月历(由此产生“月份牌”),赠送给顾客。这种形式新颖、寓意吉祥的月份牌一经问世,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韵味赢得人们的喜爱。
19世纪末,随着外国商品的输入,印有外国女人及风景静物的香烟牌子、布牌子、广告画等外国画片,一些传教士散发的圣经故事宗教画随之传人。为了使中国大众易于接受,画片借鉴和运用了月份牌形式。月份牌用擦笔淡彩作画,主要内容是时装美人,最早是采用石印。光绪二年(1876年)上海徐家汇的土山湾印刷所首次印制。光绪十年(1884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在过年时也附送单页月份牌,刊新年专号,描绘新春年令风俗。
最早从事月份牌的画家是周暮桥。由郑曼陀首创的擦笔淡彩画法,更成为月份牌画坛的经典技法。月份牌色彩明快典雅,细腻柔和,所画时装妇女一时颇受欢迎,引起许多人纷纷效仿,从郑曼陀开始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涌现出徐咏青、周柏生、谢之光、杭稚英、金梅生、杨俊生、李慕白等一批月份牌画家。为月份牌画家赢得“半壁江山”的杭稚英先生,创作过大量的美女图案的月份牌,他笔下的广生行“双妹”旗袍姐妹亭亭玉立,娇嫩欲滴。烫发、短袖旗袍衣长及地,都是30年代的时尚。
月份牌商业色彩相当浓厚,内容庸俗的作品多,但也出现了《木兰荣归图》等好作品。月份牌在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同时保留中国传统年画特点,注意群众的欣赏习惯,几乎垄断了当年的年画市场。 (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