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的收藏与价值
在收藏圈子里,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火花的火柴盒上的商标纸,始终是众多收藏爱好者热心追逐的品种之一。据考证,世界上第一枚火花问世于1827年,它较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枚邮票:1840年英国发行的“黑便士”维多利亚女皇肖像票还要早13年。也因于此,它和邮票、钱币、烟标并驾齐驱,被世界各国的收藏界普遍认同为收藏王国的四大家族
一般以为,一盒火柴价值能有几何,贴在盒面上的小纸片更是微不足道,可是走进收藏市场,却让人惊奇地发现,在普遍表现疲软的藏品中,火花却出人头地傲视群芳。现在—枚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的火花,价格无不在3位数以上;解放前出品的单枚火花一般价位在30元至50元之间;“文革”前的成套火花按枚计算均价都在5元以上。区区火花为何会有如此不俗的表现,笔者以为这与火花的形成历史和艺术价值有关。
鲜明的文物属性
首先是火花具有文物属性。大家知道早先火柴又名洋火,是舶来品。当年瑞典、日本等国商行为打开中国市场,在火柴商标设计上尽量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画面,以迎合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如有以象征至高无上的龙,隐喻祥瑞吉祥的麒麟,以及谐音寄意的蝙蝠(福)、花鹿(禄)、仙鹤(寿)、和财神、寿星、仕女为图案题材,慈禧60寿辰时,还以“蟠桃献寿”生产过品牌火柴。小小一枚火花,保留了当年的民俗风情,是一件微型的文物,随着岁月流逝,怎会不身价百倍。
明显的升值潜力
其次,火花具有升值潜力。由于火花曾经是广大民众生活的必需品,历来被政治宣传和商业广告当作载体,所以火花上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岁痕,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大跃进、人民公社,直至“文革”,都曾在火花上有过直观的映现。近年来的重大时政事件,如:国庆纪念、党代会、全运会、乃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等也频频反映在火花画面上,所以火花酷似袖珍的历史画卷,收藏火花似乎在收藏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火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历史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使用消耗,升值潜力当然逐渐凸现。
显著的欣赏价值
再次,是火花具有可欣赏的价值功能。尽管它只有方寸之大,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艺术世界。无论是时事政治、工农成就、城乡面貌、旅游风光、动物禽鸟、花草虫鱼……无不可在火花中找到踪影。古往今来的美术名家、书法大师的画韵墨宝,无论是故宫的藏画、徐悲鸿的八骏图、齐白石的水墨画、丰子恺的漫画人物等,都在火花上不乏展示。大千世界上的纷繁景观,浓缩地展现在小小的火柴盒面上所具有的特殊艺术魅力,自然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来,随着价格低廉的一次性打火机充斥于世,火柴正逐渐淡出生活领域。但是,历史造就和形成的火花收藏,如同已经退出现实生活的各种票证那样,更激起人们寻觅和收藏的欲望。而许多生产境况不佳的火柴厂,也以所持有的商标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生产了许多反映时政和人文景观,并有一定艺术色彩的火花,这对满足收藏者的心理追求和欣赏需要,提升早先火花的价格也起到相应促进作用。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