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排便次数比正常情况增多,粪便稀薄或有粘液和脓血,则表明此人腹泻。诱发腹泻的病因很多,以胃原性腹泻和肠原性腹泻最为常见,胃原性腹泻是胃酸减少及胃炎等引发的;若是患上痢疾、伤寒、霍乱、沙门氏菌、肠结核等疾病及食物中毒,则会导致发生肠原性腹泻。
此外,胰胆性腹泻则由于胰头炎、胰腺炎、胆囊炎、胆囊性黄疸等所致。此外,腹泻也会因神经异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尿毒症等而引起。
1.慢性腹泻鉴别诊断
(1)全腹部出现疼痛,并曾有过急性痢疾史,腹泻呈稀便或粘液性,并伴有脓血,则为慢性细菌性痢疾。小儿和中青年最易患这种病。
(2)左右下腹部出现腹痛,并可触及到硬肿块,并伴有急性痢疾反复发生,腹泻的粪便呈稀软状,且有粘液脓血性大便的,则为慢性阿米巴结肠炎。
(3)下腹部出现坚硬肿块,且在右侧的右下腹部有轻微疼痛,便泌和水样腹泻交替出现;左下腹有阵发性绞痛者,则多为结肠癌。
(4)右侧下腹部出现肿块,并曾有过结核病史,且便秘和水样交替排出,则多为肠结核,患者以中青年为多。
2.急性腹泻鉴别诊断
(1)起病急,并与发热与畏寒症状同时出现;腹泻从稀质或呈水样大便变为脓血和粘液性,且大便的次数多而量少;左侧下腹部出现腹痛,有压痛,并有明显下坠感者,则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2)急性胃肠炎多因食物不清洁或暴饮暴食及受凉所致,此时会出现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3)脐周绞痛,腹泻大便呈水样,且发生多次呕吐,多为食物中毒。
(4)一般不发烧,大便呈稀质性且量多次少,呈棕红色且有腐败恶臭气味,如与血混杂在一起,有痛感出现于右下腹部者,多为阿米巴痢疾。